记者 李晓艳
最近,金东区澧浦苗木城佳树苗圃的陈永生通过自家苗木贷款了300多万元。“我们和银行合作,用低空+AI技术评估花木的活体资产,让这些以往难以抵押的资产变成优质贷款资产,目前已推动3.3亿元贷款落地。”帮助陈永生申请苗木贷的叶顺兴说,这项服务还拓展到了猪、牛、羊等养殖领域,切实解决了农户融资难问题。
今年5月,叶顺兴入职浙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来到金东区岭下镇釜章村青年入乡实践站实战实训。这里是金华市低空+AI农事服务中心,也是国内首个深度融合三维空域数据采集与AI智能分析的现代农事服务中心。
“起初我是无人机飞行员,每周要跑遍金东区的13个苗木种植区采集相关数据,后面还参与农业样方调查、粮食补贴核准等,学到很多东西。”从操作无人机到数据生产采集再到项目落地,叶顺兴先后在3个岗位锻炼,现在已成长为农事服务中心副主任。今年8月,叶顺兴到金华站接来新一批实践站入乡青年。刚从内江师范学院测绘工程毕业的谢国雷在这里成为一名数据工程师,负责训练模型样本,复核生成样本。谢国雷说,青年入乡实践站里大都是同龄人,大家边学边干,氛围很好。
浙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青年入乡实践站自今年3月成立以来,共招引青年17人,主要从事无人机遥感、数据算法、农业地理信息采集等岗位工作,并向省内及广西、安徽等地输送培训合格人才20人。“我们为青年提供实习和就业岗位,从种植规划、田间管理到采收销售、信用评估,让他们深度参与农业全链条运营,在实战中积累经验,今年还计划招引50人左右。”实践站负责人郑永富说,每名入站青年都要通过1年的轮岗实训,在3个岗位上历练成长。对有创业意愿的青年,实践站会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源对接,分享低空+AI领域的运营经验,鼓励他们围绕农事服务自主创业。
该实践站还深耕校企合作,在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定向输送实习岗位、联合开展课题研究,形成“产学研用”的良性互动。郑永富说,目前低空+AI技术已相对成熟,可以大幅提升农事服务效率和质量。比如一台飞马V500垂起固定无人机一天可以测绘10万亩,每亩成本仅为5分钱。
“中国农事服务市场很大,一个农事服务中心需要20~30人,全国需求在10万人以上。青年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生力军,我们希望他们能在实践站成长,未来独立创业,共同把市场做起来。”郑永富说,看到青年挑起大梁、农户实实在在增收,就觉得非常值得。
今年以来,我市精准规划建设112家青年入乡实践站点,辐射80余个乡镇,实现县域全覆盖。这些站点涵盖传统农业、电商促富、创业孵化等六大产业领域,提供实习、就业、创业、交流平台,配套政策咨询、导师帮带、技能培训、高校资源对接等多元服务,周边设有30分钟生活圈,含人才公寓、商超、医疗点等,兼顾工作生活便利。截至目前,站点共发布岗位700余个,吸引近800名青年前来实习就业,带着本领“反向打工”正成为当下农村新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