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消息(记者 黄娇丽)近日,东阳市画水镇业余文保员许春明在日常巡查中,发现当地一间东阳市级文保单位老屋被私自用作加工作坊,施工人员将家具搬入屋内进行喷漆作业。凭借多年的文保经验,他判断喷漆涂料属易燃物品,此举不仅违反文保相关规定,更会对老屋建筑安全及文物价值造成严重威胁。于是第一时间将问题上报至画水镇文化站。镇政府迅速组织人员赶赴现场核查并制定整改方案,3天就完成全部整改,消除了安全隐患。
1967年出生的许春明是画水镇黄田畈村人。他自1998年带头捐资修缮东阳至义乌古道上的避雨亭起,便踏上文物保护之路,至今已默默守护画水镇文物建筑27年。2009年,凭借丰富的古建筑修缮经验与满腔工作热情,许春明被画水镇文化站聘为业余文保员。10多年来,许春明每天骑电动自行车奔走在文保巡查一线,足迹遍布画水镇186处文物保护单位、文保点及“三普点”,对每一座古建筑的年代、特色与背后历史都了如指掌,被称为“行走的画水文保活地图”。
在多年实践中,许春明摸索出一套贴合乡村实际的古建筑修缮工作机制:针对产权归属某一家族的古建筑,先争取族中德高望重者支持,再由其发动族亲出资;面对产权归集体所有的古建筑,首先获得村干部或有名望村民的认可,以此推动修缮工作开展。截至目前,许春明带头捐资累计超15万元,奔走筹得善款70余万元,推动“滋德堂”“敦叙堂”“孝子祠”等12处古建筑完成修缮。
日常巡查是许春明的另一重要职责。无论刮风下雨,他每日都会到村里细致检查古建筑是否存在裂缝、倒塌风险,灭火设施是否完好。此前一次巡查中,他发现画溪三村“世美堂”的两只木雕牛腿失踪,当即报警并及时寻回。事后,在他建议下,村里为“世美堂”安装监控探头,并与派出所安保系统实时联网,进一步强化文物保护措施。
多年来,许春明的事迹被央视新闻、中国之声、学习强国等媒体报道,还先后荣获“浙江好人”“浙江省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金华好人”等荣誉,今年9月还候选“中国好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