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财浙院新生第一课:在服务金华中成就自我
日期:09-22
尤磊
为精准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全方位提升学院服务金华高质量赶超发展能力,9月18日,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聚焦“服务金华”主题,将2025级新生“开学第一课”搬进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真理号”专列与金义综合保税区,打造了一堂沉浸式、移动式的“行走的思政课”。学院党委书记王建新结合两大特色教学场景,为新生代表带来沉浸式思政课,引导同学们在认识金华、了解金华的过程中,锚定服务金华的青春方向。
“人民诗人艾青出生在金华,他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人民音乐家施光南创作《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歌曲,热情讴歌家乡、理想和未来……”在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真理号”专列上,王建新生动讲述了艾青、陈望道等与金华紧密相关的红色人物事迹。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不仅是便捷的出行工具,更是塑造城市未来格局的重要力量。它见证着金华城市发展的速度,也为大家融入金华、了解金华打开了一扇窗。他鼓励新生多乘坐轨道交通。穿梭于金华的大街小巷,感受着这座城市的新气息与新面貌。
课堂移至金义综合保税区,这里的蓬勃景象让新生直观感受到经济的活力,王建新带领新生实地参观保税区的仓储物流中心、跨境电商产业园等,以《实干报国,谱写财浙新篇》为题授课,重点围绕 “服务金华”展开。他指出,学院积极构建“机制契合、校地融合、校企联合、平台聚合、资源整合、服务集合”六位一体服务金华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学科特色优势,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坚持紧密对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在服务金华高质量赶超发展上持续发力,希望新生们更加主动地融入地方发展大局,将个人成长与城市进步紧密相连。他还结合学院与金华本地企业的合作案例,鼓励新生积极参与实习实践,在了解金华产业实际需求的过程中,找准服务金华的切入点。
“听完书记的课,我才知道金华不仅有火腿、酥饼,还有这么强的跨境电商产业,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我希望未来能为金华的外贸发展出一份力。”“官塘红色主题车站的故事让我深受触动,我想加入金华的红色宣讲队伍,把这里的红色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新生们的发言,展现出对服务金华的决心。
本次“开学第一课”以“服务金华”为主线,突破传统课堂边界,用“体验式”“情景式”“问题导向式”教学,以更直观、更生动的形式将金华发展呈现给2025级新生。据悉,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聚力金华市“港”“廊”“链”主战场,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通过平台建设、产教融合与品牌打造,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成果。学院今年的暑期干部培训班,专门围绕“社会服务”,聚焦学院与金华发展的深度融合,进行了深入的学习、研讨。参训干部围绕“如何精准服务金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学院‘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与战略实施”两大主题展开深入大研讨、大调查。新学期开学,学院又立马召开服务金华工作调研座谈会,就做好服务金华进行顶层设计,在全院营造“主动服务、争作贡献”的浓厚氛围和文化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