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消息(通讯员 吕双丽)今年恰逢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十周年,当“中国药材之乡”的收获喜悦遇上金融安全屏障的十年守护,农行磐安县支行把存款保险融入当地特色产业发展,为药农们的“钱袋子”系上“安全带”。
磐安中药材产业不仅承载着当地百姓的生计,更孕育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省级非遗的“磐五味”加工技艺,从选材、清洗到炮制、晾晒,讲究“精工细作、层层保护”,这与存款保险“全额保障、安心无忧”的理念不谋而合。农行磐安县支行找到金融服务与地方产业的契合点,开启一场“非遗+金融保障”的创新实践。
农行磐安县支行工作人员走进中药材和中药材饮片加工一体化的“共享车间”,将存款保险政策转化为“就像晾晒贝母要注意防潮防霉,咱们的辛苦钱也得存在有存款保险的银行里防风险”这样通俗的讲解。在热闹的“浙八味”药材交易市场,农行的宣传角更是成为了药农们的“金融咨询站”。现场工作人员通过设立宣传角、发放宣传折页为商户、药农讲解存款保险“保什么、怎么保、赔多少”等最关心的问题。“以前总觉得钱要放在家里才踏实,现在知道有存款保险,把卖贝母的钱存到银行,还能通过手机银行实时查看,太方便了。”卖贝母的陈大伯拿着宣传折页,笑着与身边的药农讨论。
从非遗工坊到田间地头,从收购集市到农家院落,农行磐安县支行用老百姓听得懂的土话、接地气的案例搭建金融惠民桥梁。
耕耘美丽中国
共创幸福生活
农行金华分行 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