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金华日报

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建设 共同富裕示范区婺城新篇章

日期:09-15
字号:
版面:第12版:婺江潮·理论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婺城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金华市委八届八次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会精神,发出创新发展的行动号召,鼓舞了实干争先的昂扬斗志。婺城区迅速召开区委八届八次全体会议进行全面学习贯彻,紧扣贯彻习近平总书记“4+1”重要要求和省委“132”总体部署,锚定“港”“廊”“链”主战场,动员全区上下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婺城新篇章。

抢机遇、拼担当,牢牢把握工作主线不动摇。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的总体要求、原则遵循和重点任务,谋深抓实贯彻“4+1”重要要求和“132”总体部署这条工作主线的婺城路径,完善一月一例会、层层抓落实的“三张清单”工作推进机制,全面推动平台能级、现代产业、城市品质、城乡融合、作风状态“五大崛起”,以“135”工作体系为抓手,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奋力推动主城崛起。

抢赛道、拼特色,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区。紧扣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研究出台《金华市婺城区贯彻落实〈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定〉的实施方案》,锚定“推进优学婺城迈上新台阶、科创婺城获得新突破、智汇婺城实现新跨越、婺城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达到新水平、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五个新”总体目标,围绕市委“3+1+1”工作体系,明确“五个三”工作路径,一步一个脚印推动落地见效。一是以高等教育校地合作、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基础教育优质均衡“三大高地”牵引优学婺城建设,每年新增校地企合作人才科技项目100个、通过项目输送人才千人以上,到2027年新建中小学(幼儿园)5所以上,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人选、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分别达到60人、15人、25人。二是以科创平台、科创投入、全链服务“三大提升”牵引科创婺城建设,到2027年累计建成国家级以上科创平台3家、省级及以上65家,浙师大金华科创园空间去化率90%,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突破12亿元,技术交易总合同金额突破20亿元,新增转化服务机构3家以上,发起产业基金10亿元以上。三是以人才政策、人才服务、人才队伍“三大优化”牵引智汇婺城建设,每年培养技能人才3500名以上、高技能人才1800名以上,到2027年聘任“科技副总”60名以上、“产业教授”20名以上,累计引进青年大学生3万人以上。四是以强链补链、平台赋能、主体培育“三大融合”构建婺城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到2027年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五金工具两大主导产业规上工业产值突破200亿元,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产值突破5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达380家。五是以千卡集群的基础设施、千行百业的产业生态、千课赋能的通识教育“三千工程”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到2027年绿电占比达到70%以上,培育人工智能创新教育实验室10个,创建人工智能应用助力教育教学改革试点校2所,创成“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利用试点区。

抢进位、拼作风,坚决打赢经济翻身仗。下半年,聚焦“六个攻坚突破”,坚决打赢经济翻身仗,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聚焦经济增量攻坚突破,做强工业、做优服务业、做特农业,推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5%以上,“土特产”全产业链产值增长10%以上。聚焦项目要素攻坚突破,更好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力争50个重点项目(任务)年底前全部销号、全年争取要素30亿元以上。聚焦创新赋能攻坚突破,做好平台建设提速、融合发展提质、创新生态提档三篇文章,加快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科技成果转化指数等继续领跑全市。聚焦消费提振攻坚突破,围绕优结构、提能级、增动能,进一步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全力激发消费潜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旅游综合收入增长8%以上。聚焦“稳拓调优”攻坚突破,不断丰富“稳拓调优”组合拳的内涵和打法,进一步促进内外高效联动,外贸出口增速力争全市前三,全年跨境电商出口增长15%以上。聚焦共富民生攻坚突破,用心抓好富民增收,年底城乡收入倍差缩小至2.04。用情办好民生实事,持续提升公共服务“七优享”水平。用力守好安全底线,实现“六个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