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消息(记者 胡敏霞)每逢周末,市区西市街商圈的西市街慈善文化街区常举办市集活动,义诊、义剪、修小家电等服务项目为居民带来便利。这是婺城区城中街道西市街社区依托社区慈善工作站,常态化开展公益市集便民志愿服务活动的场景。
据城中街道西市街社区党委书记叶慎介绍,自去年以来,社区慈善工作站探索建立公益慈善“325”机制,通过构建“公益+个人+项目”三维度基金发展模式,打造常态化和特色化品牌项目,探索“五社联动”社区公益慈善作用发挥体系,携手爱心企事业单位、志愿者、党员群众等有效参与社区慈善公益服务,通过汇聚慈善力量,助力社区“善”治。
西市街社区地处江北老城区核心商圈,社区形态差异明显、大型商业综合体多、老旧小区管理任务繁重,出现居民多层、利益多元、诉求多样等问题,社区用于改善社区环境和设施的资金有限,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去年5月,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西市街社区成立社区慈善工作站,并设立社区共富基金。同时,社区依托社区慈善工作站,每个微项目都有一支专业的志愿服务队:由签约家庭医生、中医院名中医、在职党员医生、社区退休名中医、医务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组成的“西小医志愿服务队”,定期为辖区居民提供健康讲座、中医特色诊疗等服务;由热心居民组成的“杏林志愿服务队”为辖区独居老人、困难群体上门提供帮助……8月,该社区慈善工作站启动了“青春行囊”公益助学特色项目,为考上重点大学的学子们送上精心准备的开学礼包。资金支持来源于工作站前期募集的善款,将社会爱心转化为对学子的实际助力,让公益精神在社区中延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