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金华日报

95岁老党员累计捐款30多万元

日期:09-15
字号:
版面:第05版:新闻三秒区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卢师慧 文/摄

9月13日上午,记者在东阳市白云街道的95岁老党员吴美垆家中看到,一幅由小学生精心书写、仔细装裱的“百福图”格外醒目。“这是吴良小学的孩子们写下的祝福。”吴美垆的儿子吴明民说,父亲十分喜爱这个礼物,将其摆放在客厅的沙发上。

不久前,这位党龄超过50年的老党员走进位于东阳市六石街道的吴良小学,将饱含心意的3万元善款交到校长手中。其实,这已不是他首次慷慨解囊。2023年,93岁的他就为老家吴良村捐赠了13万元,希望用于吴良村的教育事业。

屡次捐款,传递希望

9月11日,一场简约而温馨的捐赠仪式在吴良小学举行。95岁的吴美垆在儿子吴明民的陪伴下,与街道干部、学校师生欢聚一堂。尽管老人步履略显迟缓,但精神矍铄,眼中饱含对孩子们深切的关爱。

“2023年,父亲捐出了13万元,希望支持家乡教育事业。当时,这笔资金由村里的热心人士吴新强、吴惠兰、吴敏仙三人共同监督管理。两年来,实际拨付学校使用的金额为5600元。”谈起此次捐赠的缘由,吴明民告诉记者,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父亲认为可能是资金使用节奏较为审慎,但他更希望加大对教育的支持力度。因此,吴美垆决定在原先13万元的基础上,再次捐款3万元,并明确要求:以后每年教师节前,从先前的捐助款中拨付3万元至吴良小学,用于奖励优秀师生、支持教育发展。“我们一定会按照吴老先生的嘱咐,做到专款专用。”吴惠兰说。

捐赠仪式上,该校学生代表吴欣瞳用稚嫩而真诚的声音表达感谢:“谢谢吴爷爷对我们无私的关爱和捐助,我们一定努力学习,不辜负您深深的期望。我们会把这份爱心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将来也要像您一样,为家乡、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艰辛岁月,铸就情怀

吴美垆对教育的深厚情怀,源自他坎坷的成长经历。当天,他向孩子们讲述了自己的童年:“我小时候可没有你们现在这么好的条件。”

抗战时期,他跟着父母从宁波逃难,回到吴良老家,在亲戚的帮助下,一边辛苦求学,一边干活。他说:“除了没讨过饭,什么苦都尝过。”

1951年,二十来岁的吴美垆因表现出色,被推荐到银行工作。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从乡镇岗位一步步成长。“我自己学历不高,深知没文化的难处,所以特别明白‘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如今,他的家庭走出了多位博士,成了邻里称赞的“书香之家”。

吴美垆已故的妻子吴春香也是党龄超过50年的老党员。“党员就是要多为人民做实事”,这句朴实的话语,是他们一生的行动指南。吴春香退休后,曾在东阳市西街居委会担任党支部书记,其间,她为修建居住地边上的陇西路付出了诸多心血,不仅修成了水泥路,还把结余款项全部退还给居民。她牵头安装的路灯,至今仍照亮着大家回家的路。

善行义举,温暖人心

吴美垆的善举并不止于教育领域。2006年,吴良村卫生服务站建成,他捐赠了心电图机;2016年10月,出资8万元用于歌山镇上宅村的公园文化建设;2020年12月,他向村老年协会捐赠5万元,关爱家乡老人的晚年生活……

最让人感动的是一个流转至今的“报恩故事”。2000年左右,吴美垆一家住在东阳市红椿巷附近,来自磐安的胡秋良夫妇在东阳打工,租住在他们隔壁,生活拮据。了解情况后,吴美垆主动拿出1000元帮他们渡过难关。胡秋良常说:“吴老一家是我们家的恩人,那时候要不是他们帮忙,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2012年,胡秋良事业小有所成,儿女双全,于是辗转找到吴美垆的现居住地,想要归还7000元。吴美垆不仅婉拒了还款,还和胡秋良一家成了忘年交。

面对老人的深情厚谊,受捐单位也都郑重承诺,会合理使用每一笔资金,制订详细的使用方案,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关键之处,不辜负老人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