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志坚
“要不是你们帮忙,孩子今年可能就上不了学了。”9月10日教师节当天,在义乌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来自贵州的杨女士将一面锦旗交到工作人员手中。杨女士是一名在义乌务工的母亲,孩子曾因发育迟缓和户籍限制一度陷入康复和入学的困境。
今年7月,义乌市推出“类添翼计划”,由义乌市慈善总会提供全额资助,首次将公益康复服务覆盖至非本地户籍儿童。通过“浙里护苗”系统筛选,首批5名流动儿童获得专业康复服务。杨女士的孩子就是其中之一。
这面锦旗背后,是一座城市努力缩小公共服务差距、推动“新义乌人”共享发展成果的系统实践。
目前,义乌有流动儿童11.69万人。当地依托省级IRS大数据平台建立动态档案,并组织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开展实地摸排,形成“一人一档”。学校、社区与社会组织加强协作,从“人找政策”转向“政策找人”。同时,义乌还将流动儿童纳入困境儿童探访关爱范围,并发布涵盖教育、医疗等31项服务的基础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