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金华日报

江上品茗

日期:09-13
字号:
版面:第04版:双溪       上一篇    下一篇

□ 张绍芳

古话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茶生杭州则为龙井,生于兰溪则为毛峰(今年6月兰溪毛峰在金华市首届婺茶茶王大赛中被评为“金华茶王”,7月又在第10届中国[太原]国际茶产业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不单茶的产地、制法、沏法不同,茶的口味即有区别,就连饮茶的地点变换,茶的味道也会有微妙的变化。其中最令人向往的,大概就是江上品茗了。

兰江涵容吞吐金丽衢三地山川之水,古埠林立,千舟竞发,自古商贸繁华。泛舟江上,沏茶品茗,由来已久。归纳起来,也有几种方式。

一种是江湖独往,舟中寂寥,自斟自饮,自得自乐。明成化年间,吴江进士、浙江提学副使赵宽赴任广东按察使,途经兰溪,正值大雪天气,寒气逼人,舟中煮茶添暖助兴,并作小诗一首《兰溪舟中》:“江天雨雪昼纵横,一抹清晖透晚情。宿雾深林犹杳霭,映山红树独分明。闲眠鸥鹭云罗远,饱饭渔樵箬帽轻。此意渺然谁共赏,自临波碧洗茶铛。”茶铛是古代煎茶的器具,类似小锅而有三足,可以直接立在薪炭上煮水烹茶。一边围炉,一边隔窗饱览兰江两岸风雪满城,白鹭栖于深山红树的优美景致,一时间足以忘却人生步履匆匆。

再一种,是契阔多年,忽然偶遇,煮茶夜话,难舍难分。明嘉靖年间,杭州进士、工部都水司主事邵经济自衢州返杭暂泊兰溪码头,突然眺见老友吴翰就在隔壁船上,欣喜万分,于是两人在船上搭起跳板,相邀坐谈茶话,一直聊到次日三更仍难解难分,并写下长篇六言诗《兰阴遭玉溪吴郁林翰,夜话有怀春湖蔡尹》,称“滩濑怅然独往,兰荃讵意联舟,夜欲分还茶话,烛频转更犹夷”。除了回忆一起的过往,祝贺朋友仕途高升,他还特别提到了共同的好友春湖——“为说春湖好客,尊前花外鸣琴,一曲美人何处,蒹葭云水方深。”

春湖,名蔡完,字人备,号春湖,嘉靖丙辰(1556)进士,初任兰溪知县,清正廉明,废除苛捐杂税,与民生息,被誉为“蔡青天”。在兰仅一年零八个月即被钦点升任陕西道监察御史。为官清廉,执法如山,嘉靖帝御赞:“清官第一。”在兰溪码头,追忆起曾在兰溪当过县令的好朋友,那是最自然不过的了。而春湖好客的方式,正是兰江上最休闲的饮茶方式,也是最令外乡人艳羡、沉醉的兰江品茗了。

古代兰江上专门有一种提供水上餐饮娱乐服务的船只,俗称“茭白船”,分双开门大船、单开门小船和小八舱游船。小八舱只提供茗茶观景听曲,不提供酒宴住宿,类似于今天的兰江夜游,称之“喝清茶作清游”。其余两种又称“画舫”“勾栏”,均是包茶管酒,红袖添香,日日笙歌,夜夜锦帐,甚至有客人在船上流连不舍长达数月之久。船上的菜肴极其精细,有“八盆”“六炒”“四粉”“四面食”“二台心”“二水点”“八大碗”等特定称呼,包括金华火腿、兰江虾、鱼唇、五香鸽、羊膏、兰江蟹等地方特色美食。夜宴“十碗头”菜名更是取得吉利,依次是恭喜发财、万事如意、和合利市、金银荷包、珠玉满堂、百鸟朝凤,麻姑豆腐、金银齐至、全家福禄和双鱼吉庆。宴席间所沏泡的茶叶,也是精挑细选的。清代江西万载人、户部主事辛师云在《兰溪词》中写道:“一水盈盈画舫流,吴姬荡桨婉轻柔。美人尽日浣脂粉,怪底清波腻似油。清溪无数好烟鬟,画得蛾眉似远山。最是眼波轻转处,撩人逸兴乱难删。”“冰碗擎来雀舌茶,玉壶春满泛流霞。船舱尽日调鹦鹉,不羡人间解语花。”玉碗盛来的“雀舌茶”,可以想见茶叶形似雀舌,茶品挑选之精细,令人啧啧称赞。

在微波荡漾之间,品“雀舌茶”,喝“玉壶春”,皓腕齐唱“满江红”,真当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了。然而,由品茗渐次陷入“温柔乡”而不能自拔,却是自古以来都是被劝诫的。毕竟歌舞场中,断送多少家财万贯?适可而止,欣赏美丽人生,才是江上闲游的正确打开模式。

如今,船舱“温柔乡”早已被淘汰,但清茶一杯、浊酒一壶,三两朋友,迎风踏波,“渺沧海之一粟,挟飞仙以遨游”,似乎仍然是很多人向往的“江上闲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