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一谦
“教育,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一头连着祖国民族的未来,是提升百姓幸福感的民生大事,是一座城市制胜未来的关键,也是金东赶超跨越发展绕不过去的必答题。”3年前,在金东区打造教育新高地誓师大会上,金义新区管委会主任、金东区委书记黄国钧的话语掷地有声。
自那一刻起,金东立下“军令状”——利用3年时间,打造名师、名校、教学、教育均衡、教育生态五大新高地,系统推进八大攻坚战。
彼时,曾有人心存疑虑:教育之“高”,何以速成?
3年后的今天,答案写在拔地而起的现代化校园内,写在教师们更加自信从容的脸庞上,写在孩子们“躺睡”午休的健康舒适中,更写在一份份沉甸甸、破纪录的成绩单里。
这是一场由金东区委区政府高位推动、举全区之力完成的系统性“品质革命”,累计投入33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29所,新增学位15090个……数字背后,是金东教育从追赶到引领、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的奋力跨越。
新基座:硬实力托起更美校园
教育新高地,首先立基于坚实的硬件。过去,“入学难”曾是困扰部分金东家长的烦心事。历经3年攻坚,金东以最大决心填补历史欠账,布局长远发展。
“校园很漂亮、很大,在这里上学真开心。”今年9月,总投资3.75亿元的光南小学新校区启用。这座占地面积超过76亩的现代化校园是金华市区投资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的小学项目,其超前的设计理念和完善的功能布局,为家门口的好学校树立了新标杆。
资金保障是前提,更是决心。3年来,金东区始终坚持教育投入优先保障。33亿元的真金白银,为教育变革提供了澎湃动能。于是,我们看到金义小学、实验二小、光南小学等一批新地标式学校相继落成,大大缓解了学位压力。而金茂科学城小学、孝顺第二初中等项目的持续推进,更彰显金东教育布局未来的战略眼光。
科技赋能让这场变革插上了智慧的翅膀。95.2%的智慧校园覆盖率,入选国家级和省级“人工智能+教育”双试点,意味着金东教育迈入数智时代。
但最触动人心的,往往是那些更具温情的细节。100%实现的午休躺睡工程,让学生们“趴着睡”成为历史;“空调进食堂”、“智能阳光厨房”、全域覆盖的食材溯源系统,守护孩子们舌尖上的安全……一桩桩一件件,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温度办学”理念。
新品质:小细节涵养最优生态
硬件是骨架,内涵才是灵魂。金东教育的“高”,更体现在教育质量的跃升上。
转变,体现在最细微的日常。“梅干菜扣肉真的香,有这个菜我能轻松‘光盘’。”中午,金东区第二实验小学食堂里,学生陈子绪和校长郑建洪同桌就餐,边吃边聊。自推行师生同餐同菜同价以来,这样的温馨场景已成为校园常态。全区43所中小学全部取消教师专用就餐区,师生同一窗口取餐、同一标准用餐。没有隔阂、不见特殊,平等的教育理念就在一餐一饭、一言一笑中传递。
8月,孝顺小学足球队在2025浙江省小学生校园足球邀请赛中斩获男子、女子甲组双冠军,这类成绩在这所学校已屡见不鲜。其背后,正是金东持续推进“一校一品”、强化特色办学的扎实努力。目前,全区中小学按片划分9个教育集团,以名校带弱校、强校辅新校,协同推进“一校一品”建设,实现品牌立校、特色兴校,带动区域教育水平整体提升。
核心指标是最好的证明。省级现代化学校从6所增至14所,实现数量翻番;省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跃升至A等(85.42分),这不仅是分数的提升,更是金东教育整体迈入现代化行列的权威认证。
教学科研活力迸发。区级课题立项3年翻番,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实现历史性突破,形成“区级扩容、市级引领、省级突破”的教科研新格局。
教育质量更有说服力。初中毕业生普高上线率连续3年超全市平均水平,重点高中分配指标上线率持续保持高位,2025年达到194.5%,意味着金东学子不仅“有学上”,更能凭借实力“上好学”。
与此同时,金东还在全力营造清朗育人环境。“清廉学校”建设实现全覆盖,3所学校成为省级示范,风清气正、廉洁从教的氛围日益浓厚。
新引擎:强师资锻造金名片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打造教育新高地,最核心要素是人才。“我们坚持引育并举、严管厚爱,既要‘筑巢引凤’,更要‘固巢养凤’,让每一名教师都成为‘学在金东’的闪亮金名片。”金东区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孙杰说。3年来,该区以空前力度推进人才强教战略,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金东教师队伍实现数量与质量的双重跃升。教师总数增长34.7%,骨干教师数量增长31%,平均年龄明显降低,队伍结构更趋年轻化、专业化,焕发出蓬勃朝气。
高层次人才引育更是成果斐然。孝顺初中教师于淑丹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常金梁入选教育部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此外,光南中学的张成生、实验小学的姚益芬、仙桥小学的方果等一批教师新晋为正高级教师,光南小学校长王莹入选浙江省国际化校长培养工程,进一步夯实区域教育的领军力量。
截至目前,金东区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数量实现倍增,并引进首位博士教师,硕士学位教师数量增长139%,人才梯队持续完善、结构不断优化。
名师引领效应不断凸显。目前,全区建成19家名师(名校长)工作室,覆盖所有学段和学科,其中4家为省级工作室。这些工作室不仅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孵化器,也构建起强劲的人才磁场,有效带动全区教师能力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金东高度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通过系统培训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持证率超过99%,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筑起专业屏障。
新格局:公平性照亮共富路
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筑高塔,更在于填洼地,促进社会公平。金东区的教育攻坚,是一场深刻的共同富裕先行实践。
这一点在学前教育领域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曾几何时,入公办园难、入优质园贵是民生痛点。3年间,金东区打了一场漂亮的学前教育翻身仗:公办幼儿园数量增长140%(达36所),公办率从23.5%大幅提升至58.7%;优质园覆盖率跃升至97%。这意味着绝大多数金东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此外,全区新增312名幼儿专任教师,教师持证率和园长专业化培训覆盖率均实现100%,从根本上提升保教质量。
这场公平实践同样惠及乡镇。通过对孝顺、傅村、岭下、鞋塘等乡镇学校的全面改造,城乡之间的硬件差距迅速缩小。智慧教育实现全域覆盖,名师资源流动共享,乡村孩子如今也能同步享受到城区的优质课程。
金东教育成效明显,社会对教育工作总满意度提升至90.9%,并在省基础教育生态监测中获评A级。当前,金东正全力冲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和“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两大国家级创建目标,标志着区域教育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3年攻坚,金东以“大干快上、以干促上、实干至上”作答时代之问。教育是百年大计、光辉事业、系统工程。打造一流教育新高地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攀登。站在新起点,金东教育已然蓄满力量,正向着更高峰大步前行。
(图片由金东区融媒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