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金华日报

我市多方助力跨境电商稳健前行

日期:09-12
字号:
版面:第06版:财经民生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董金姣

“最近每天都在跑工厂、访电商,不少老板还抱着‘以前这么做都没事’的想法,得反复跟他们说,现在合规是底线,再心存侥幸要被罚款,还可能连店都保不住。”杭州财汇盈税务师事务所金华分所高级财税顾问陈郁的话,道出了当前金华跨境电商行业的普遍现状。

作为浙江省跨境电商产业活跃地区,金华集聚了大量中小跨境电商企业与转型中的制造工厂,跨境电商早已成为对外贸易的增长引擎。但随着国内外合规监管持续升级,从税务申报到商品溯源,一系列新规让不少习惯了“粗放经营”的企业犯了难。在此背景下,我市多方联动,用政策、资源与专业服务为企业搭起“合规桥梁”,帮助商家在全球浪潮中稳舵前行。

国内外合规政策密集落地

“我们财务放在香港,应该不会受影响吧?”不久前,一家做文创产品出口生意的金华跨境电商企业负责人,还在跟陈郁这样“打气”。可实际上,随着国内合规监管收紧,这种“体外循环”的操作已行不通。2025年10月起,《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全面落地,亚马逊、eBay等平台每季度要向税务机关报送卖家的身份信息、收入数据,税务部门还会根据货物出口信息追缴企业所得税,沿用多年的“买单出口”“无票采购”等模式要被精准监管。

陈郁解释,现在监管是顺着资金流、发票流、非税数据穿透式核查,哪怕是小商家的无票采购、个人账户收汇,都可能被精准识别。金税四期上线后,企业的发票流、资金流、业务流必须“三流合一”,平台一旦不报、少报数据,卖家可能面临税务稽查。

国际市场的“合规弦”则绷得更紧,且难题层层叠加。金华做家居出口的卖家李先生,前段时间差点栽在欧盟合规上——他发往德国的一批家具因没做CE认证,刚到港口就被扣押,不仅损失了十几万元运费,还错过了销售旺季。这只是中小跨境电商面临的“规则困境”之一:欧盟《数字服务法》紧盯数据隐私与平台责任,美国《消费者安全改进法案》强化供应链审查与知识产权保护,东南亚新兴市场又在加速搭建本土化合规体系,而金华多数中小电商连专职合规团队都没有。

更让商家头疼的是“溯源困境”。做服装出口的小张就遇到过,平台突然要求提供面料从纺纱到染色的全链条溯源记录,可他的货源来自多层分销商,上游工厂根本给不出完整数据,差点被关店。市税务局的调研显示,很多中小企业因信息化建设滞后,商品流转环节存在溯源断点,加上平台审核溯源材料要2到4周,其间商品没法销售,损失不小。此外,“成本困境”也在挤压利润:为了通过审查,企业得找第三方机构做认证、办申报,有本地商家为了符合新规重建采购体系,运营成本一下涨了26.71%。

多方共筑跨境电商合规体系

面对合规难题,金华没有让企业“单打独斗”。市商务局、税务局、金华海关等部门轮番上阵,把政策宣讲会开在园区里、企业中。“当下企业越注重合规经营,越能有效地获取政策红利,降低出海门槛,提升国际竞争力。”在近期的一场宣讲会上,市商务局工作人员的话让不少商家动了心——政策红利的“指挥棒”,正引导企业主动向合规靠拢。

行业协会则成了“麦克风”与“对接站”。前不久,金华市网商协会在菁英电商园区办了场北美、韩国专场对接沙龙,30多家企业现场跟Coupang、沃尔玛平台对接。协会还制作合规操作视频,手把手帮助企业。会长邓宸平强调:“涉税合规不是选择题,是必答题!”他给企业算“明白账”:虽然合规初期要花一二十万元建体系,但后续能省下来的罚款、退税红利,一年就能覆盖成本。

专业机构与平台的“手把手指导”,让企业少走了弯路。陈郁团队会根据企业体量、销售渠道“量身定制”方案:给做B2B的企业梳理报关流程,帮助工厂做财务结算;给用FBA(亚马逊仓储派送)海外仓的商家规划资金回款路径,还会推荐靠谱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帮企业把合规成本降下来;阿里中心暖企小站开通了“合规咨询通道”,专业老师上门帮企业搭架构;准则财税的专家则通过实操课,教商家怎么准备报关单、怎么规范发票。“以前觉得合规特别复杂,现在有了这些支持,心里踏实多了。”正准备进行架构调整的小张说,虽然前期多花了点成本,但现在能安心拿出口退税,还能享受融资便利,“长期看反而更划算”。

从政策引导到实操帮扶,我市正用全方位的支持,帮跨境电商企业把“合规压力”转化为“发展动力”,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中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