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消息(记者 吴晓)近日,永康市花街镇观音塘山塘(又称“心心湖”)的水生态价值转换方案通过评审,成为我市首例成功落地的山塘水生态价值转换项目。
观音塘山塘原址为一处废弃矿坑,曾因矿渣和废土冲刷,河道水质浑浊,严重影响周边村民生产生活。2022年,花街镇26个行政村联合成立的“共富公司”与上京岭村合作,投资开发“心心湖”项目。通过新建大坝、清淤疏浚等生态修复措施,曾经的“生态疮疤”变成“共富明珠”,实现水域功能的全面升级。
同年10月,花街镇进行了一项创新探索:利用观音塘山塘产生的新增水域指标,将3.23万平方米水域面积转化为生态价值,成功实现补偿收益1923万元。这一机制创新,为沉睡的水域资源找到了市场化的价值实现路径,有效盘活生态资产。
观音塘山塘的价值转化并非单一维度,而是形成多场景联动的综合效应。修复后形成的8.17万立方米优质蓄水,为下游20亩“稻鳖共作”生态农业提供了可靠水源,并配套建设了有机米加工车间,实现了水资源向农业产值的直接转化。清澈优良的水质本身成为“心心湖”的金字招牌,正吸引婚纱摄影基地等文旅项目前来洽谈落户,生态优势正催化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山塘修复后显著提升了防洪能力,有效保护下游3个自然村的安全。这种切实的民生效益,通过村民议事会等机制,有效转化为村民主动参与山塘日常管护的内生动力,形成了社会效益与资源保护的良性互动。“以前这里脏乱差,现在水清了,环境好了,来玩的人多了,我们搞农业、开农家乐的路子也宽了,实实在在尝到了甜头。”一名当地村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