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斌
“如果你们生长在那个年代,也会去保家卫国。”当李冶荣老人说出这句话时,采访团成员深受感动。
这句从烽火岁月烟尘中传来的质朴话语,是一位93岁老兵饱含深情的肺腑之言。这句话语映照出那一代人于山河破碎之际担当国家大义的无畏精神。
在那个铁与火的年代,千千万万如李冶荣一般的平凡身躯,被推到民族命运的悬崖边。在血与火的淬炼中,他们被迫脱去稚嫩,换上坚毅盔甲,舍生忘死地迎向炮火,用血肉之躯筑成新的长城。这份抉择绝非寻常“勇敢”二字所能囊括,它是在国家存亡的危急关头,一个个血肉之躯对民族命运责任的自觉承担——是“苟利国家生死以”的生死大义和赤诚信念。正是这种大无畏精神,唤醒整个民族的血性与尊严,迎来新中国的诞生,迎来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硝烟散尽,历史将和平的接力棒郑重交到我们手上。今日的“保家卫国”不再需要枪林弹雨中的血肉长城,却要求我们在平凡岗位上的默默奉献,珍惜与守护今日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这份守护也许在科研高地,为国铸剑;也许在乡村振兴的田野,带领村民共同富裕;也许在社区的大街小巷,为市民的一桩桩小事而奔波……当然,也正是无数普通人在各自岗位上踏实尽责,才有祖国的繁荣富强。
老兵那穿越时空的话语,是一份深沉期许,也是一份无言的嘱托。我们无法亲历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但那一代人的担当精神如永不熄灭的火炬,照亮我们脚下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