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一谦
记者昨日来到金义东公路中柔村段北侧的路赢锦鲤养殖基地,主人李琳夫妇正准备外出。“客户的鱼池出了点状况,得赶紧去看看。”约半小时后,两人又风风火火地赶回来。“这是常有的事,我们随叫随到。”李琳擦了擦额头的汗说。
“锦鲤是真正的万里挑一”
李琳是婺城区人,13年前,他将目光投向当时在金华完全空白的锦鲤市场。锦鲤是一种淘汰率极高的鱼种,繁育过程需要经过多次筛选。“10万条鲤鱼中可能只留得下1条锦鲤,是真正的万里挑一。”李琳说,锦鲤当时在珠三角一带非常流行,吸引他的是锦鲤“好运鱼”“发财鱼”的吉祥寓意,且其花纹是独一无二的。
创业激情推动着他直奔广东学艺,一个多月后回来就承包了140余亩鱼塘,选址也是经过深思熟虑:“金义东公路是当时义乌、东阳客商前往金华市区的主要通道,最关键的是这条路上有澧浦花木城,那些买名贵花木的顾客开车经过,就能看到我们的锦鲤基地。”
在养殖基地大门附近,几个销售池里有着五颜六色、大小不一的成品锦鲤。李琳说,最受欢迎的是大正和红白。大正是一种三色锦鲤,白底上有红、黑斑纹,也是一种常见的锦鲤;红白则是锦鲤中的代表,因其白底红纹得名;其余的如丹顶、金黄、昭和、五色等品种的锦鲤,买家也非常多。
“最贵的一条卖了八九万元”
“每天第一件事就是到鱼塘边察看。”李琳说,鱼的状态直接反映其健康情况。正常的锦鲤大多是水下平游的,动作敏捷,如果鱼的反应迟钝,或总在池子里上下跳,就要特别注意。此外,水里缺氧或水质太差,都有可能导致锦鲤死亡。因此,夫妻俩一年365天守着鱼塘。李琳说,锦鲤很脆弱,特别是刚孵化的小鱼苗,呵护它们必须像呵护小孩一样,是一门细致活。
如今,养殖基地采取一条龙服务:挑选锦鲤、鱼池设计、售后维修、喂养指南……与锦鲤有关的,李琳都悉心指导。“一开始场面铺得大,但精力跟不上。”没过几年,李琳重新调整策略,将养殖面积缩减到40亩,走高品质、精细化路线。
“大多数锦鲤能卖到千元,上万元的也不少。”第一次来的客人,不太懂行情,李琳会主动教他们养鱼技巧,帮他们搭配鱼的品种。锦鲤的品相好不好,主要是看花纹和体型,体型越大,花纹越漂亮,价格就越高。“最贵的一条锦鲤卖了八九万元。”李琳说,是东阳一位老客户买走的。
如今养殖基地里有20多个品种4000多条锦鲤,其中进口锦鲤占六成。“去年花60万元买了5条种鱼,最后只活了2条。”提及此事,李琳很是遗憾。
“参赛是对养殖成果的检验”
在养殖基地一角,数十座奖杯和厚厚一叠证书展示着他们多年来的荣誉。2016年起,李琳夫妇每年带着自家锦鲤参加全国各类大赛。“参赛是对我们养殖成果的检验。”李琳说。“去年去广东参赛,奖杯太大,我们的行李箱东西多装不下,他居然说不要了,被我怼回去了。”妻子余璐滢“揭短”。
不久前,一条曾获中国锦鲤大赛15部总合亚军的“大正”锦鲤,连同奖杯和证书被一名新手买家以8000元的价格买走。“当时只是聊天中随口一提,没想到客人非常喜欢,当即就定下了。”李琳觉得,奖杯背后是实打实的品质。
如今夫妻俩分工明确,李琳主攻养殖技术和售后服务,余璐滢专注销售推广。“抖音、小红书上分享的日常成了最好的广告。”余璐滢说。上月,一名福建客商在杭州火车站刷到视频,当即换乘高铁拖着行李箱直奔养殖基地,畅聊3个多小时后买走40多条价值10多万元的锦鲤。“成交只是起点。”李琳说。几天前,他们又专程上门为这名客户升级了鱼池过滤设备。
“转发锦鲤接好运。”当天下午,余璐滢又更新了一条日常视频。画面中,丈夫李琳满头大汗地抱着打包好的锦鲤送货上门。客人家曲径通幽的小院里,又增添了几分蓬勃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