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金华日报

我在孔子学院教书法

日期:08-19
字号:
版面:第07版:讲述       上一篇    下一篇

口述/汪晓亮 整理/金璐 摄影/时宽兵

对于孔子学院,很多国人都是熟悉而陌生,经常在媒体里听到,却很少能接触到。2016年,我幸运地被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孔子学院邀请,作为书法老师,前往塞尔维亚展示中国的笔墨之美。

书法是我的一生之爱。我从小就喜欢上书法,练得一笔好字,因此在读书时和工作后都受益颇多,我还将对于前人书法的研究成果融汇成自创的“现代写经字体”。我的书法实践得到了社会肯定,作品多次在全国、全省书法大赛中获奖,我还成为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2016年,有朋友告诉我,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孔子学院正在寻找书法老师。因为这个孔子学院当时的院长、浙江农林大学老师赵有华曾经在浙师大任教20多年,所以他通过在金华的人脉寻找合适的人选。朋友推荐了我,并把我的作品集发给了赵老师看,他们觉得我的书法独具特色,能够很好地在外国朋友面前展示中国的书法魅力。我也觉得,这是个非常难得的机会。

赵老师告诉我,按照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孔子学院的惯例,每年都会举办周年庆,这是他们对外文化宣传的一个重要节点,他们都会从国内邀请两位书画界专家前去授课,其中一位是书法家,另一位是中国画家。这让我觉得万分荣幸。

为了这次到孔子学院教书,我做了充分的准备。我精心挑选了20多幅自己的得意之作,卷起来,用纸筒收纳,以便带到塞尔维亚展示。为此,我除了装生活用品的行李箱外,还特地多带了一个大行李箱,里面满满当当地装着一个个纸筒,以及毛笔、砚台、墨水、毛毡等文房用品,以便在现场进行展示。

抵达塞尔维亚后,我们前往孔子学院遍布塞尔维亚各个中学和小学的汉语教学点,给那里的孩子们带去中国书法的知识和技艺。虽然语言交流存在一定障碍,但孩子们对中国书法的热情丝毫不减。我手把手地教他们握笔、运笔,他们学得非常认真,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和热爱。

我还参与塞尔维亚文化界的中塞文化交流活动,和当地艺术家相互学习、交流,这种跨文化的交流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书法在世界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参加孔子学院的周年庆活动时,我事先知道要现场挥毫泼墨,所以提前构想,除了书法作品外,还创作了一幅山水画,画的是中国的长城,还有前南斯拉夫电影《保卫萨拉热窝》里的桥的元素,上面题字“中塞友谊基石坚如长城”,寓意着中塞两国文化的交融与友谊的长存。这幅画作为礼物送给来到现场参加活动的塞尔维亚总统的夫人塔玛拉·武契奇,当她从我手中接过这幅画时,我感到强烈的自豪和文化交流的力量。

今年7月28日,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孔子学院的学生们来到金东区东孝街道雅芳埠村,参加由教育部语合中心主办、浙江农林大学承办的“汉语桥”团组交流系列活动,孔子学院方面再次邀请我为这些学生授课。在展示环节,我用毛笔蘸满金水,在红纸上一气呵成写了个大大的福字,金发碧眼的学生们鼓起掌来,这让我再次回忆起了与塞尔维亚友人们相处的那段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