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静怡/文 陈业/摄
有人说,医者是矛盾的结合体:右手握着冰冷的手术刀,左手却传递着温暖的触摸;头脑里装着严谨的数据,眼中却常含温柔的目光;嘴上说着“只是尽本分”,脚步却总在危急时刻快人一步。
他们是“白衣天使”,可那雪白的衣襟下裹着多少鲜为人知的重量?那是常年握刀的手上磨出的茧,是夜班后灌下的第二杯黑咖啡,是面对家属泪水时喉头滚动的沉默。更多时候,他们是这场生命马拉松的长跑者,用双手接住坠落的生命,用脊背挡住死神的阴霾,用听诊器倾听生命的潮汐,用止血钳夹住时间的裂缝。
这就是医者——一群用专业知识武装,却以人性光辉作战的凡人;一群看透生死常态,却依然为每个生命全力拼搏的勇士。今年8月19日是第8个中国医师节,让我们走进金华市中心医院,看见医生的N种力量。
令人心安的力量 患者心中的“定海神针”
“林主任,有个小孩手臂被机器绞断,伤势很重,需要立刻做手术!”夜晚8时许,一通紧急电话让正要下班的林平重新穿上白大褂赶往急诊,受伤男孩的一条胳膊高位离断,手术难度相当大。
对于断肢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医生要在黄金时间内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将断裂的血管、神经、肌腱、骨骼精准对接。手术中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动作,都需要使出“绣花针”的功夫,不容任何偏差。林平和团队奋战至凌晨2时,终于及时将断臂成功再植,恢复了血运。
作为金华市中心医院大外科主任、骨科主任兼骨科三病区主任,林平时常会面对这样揪心的意外患者。“患者和家属肯定是想要‘保’,保住命、保住肢体完整,作为医生,我们要想方设法为患者考虑,在手术中拼尽全力。”在林平看来,医生努力保住的不仅是肢体,还有患者的希望和尊严。有患者因电锯事故导致脸颊部割出一个拳头般大的“洞”,他们从患者大腿“借”了一块皮瓣组织,修补了脸上的残缺;有患者乳腺癌根治术后淋巴水肿多年,右手胳膊肿成大腿粗细,他们凭借精湛的超显微外科技术“镜下雕花”,帮助手臂“松绑”,让患者如同重获新生。
作为学科带头人,林平率先在浙中地区开展尺骨微创截骨等多项技术,填补区域技术空白,腕、踝关节镜技术市内领先;推动糖尿病足慢性创面诊治,参与组建的MDT团队获省联盟认可。
“林主任医术好,对患者很有耐心,讲话也很和气,会跟我们把毛病讲清楚,把治疗方案的利弊讲明白。”有一名老患者告诉记者。林平的门诊总是“拖堂”,因为他知道自己看得慢一点,能让患者更安心。
今年医师节的主题是“德馨于行,技精于勤”。“医德在行动中彰显,医术在勤奋中精进,这是金华市中心医院医者们的职业精神与专业追求。”金医集团主任俞世安说。
“看到童主任来查房,就是心安的感觉。”神经外科一病区病房里,一名患者如是说。这份莫名笃定的信任,源自医者一次次力挽狂澜,与“死神”正面交锋时寸步不让。
数年前,有一名外地来金华上大学的19岁女孩因复杂的脑血管畸形出血紧急送入医院抢救。神经外科主任童民锋主刀,开颅后,女孩颅内的情景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到处冒血的出血点,血块和畸形团纠缠在一起,藏在女孩的脑深部。童民锋团队联合输血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小心翼翼地清除血块、止血,沿着边缘剥离畸形团。这是一场硬仗,术中出血量高达8000毫升,手术进行了整整22个小时,童民锋没有离开手术台一步,体力已经达到极限,最后几乎全靠意志力和本能在支撑。
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手术成功了,女孩恢复得很好,不仅顺利读完大学,还继续攻读硕士。在研究生毕业那天,女孩的妈妈还特意给童民锋发了微信。“这两年联系少了,说明她已经完全康复了,这种‘失联’对我们来说就是好消息。”他笑着说。
“神经外科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对手术必须做到尽善尽美,但凡手术动作稍微粗一点,给患者带来的后果非死即残。”也正因这份特殊性,童民锋总以为自己已经看淡生死,可每每看到有本该朝气蓬勃的青年成了植物人、看到家庭的顶梁柱一瞬间轰然倒塌,他仍觉得心里难受,想再做些什么。目前,他主导科室开展昏迷偏瘫等功能性治疗,还通过植入“脑起搏器”帮助帕金森患者回归正常生活。
“仁心仁术,先有心,再有术。”童民锋说,医者对待患者,不能将他们看作一种种疾病,而应视为一条条宝贵的生命、一个个充满期盼的家庭。
厚积薄发的力量 千锤百炼只为“毫厘之争”
见到肝胆胰外科主任兼二病区主任於敏时,他刚刚完成一台胰腺肿瘤切除手术,从上午9时一直持续到下午5时。在手术室外与记者聊一会儿,他又得继续去做下一台手术,晚饭也只能匆匆解决。忙碌的节奏,是这位青年外科医生的常态。
2009年,刚参加工作的於敏给自己立了个小目标:3年内拿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一名初出茅庐的外科医生来说,这并非易事。腹腔镜手术要求医生在狭小的操作空间内,通过微小的切口精准地操控器械完成各种精细动作。哪怕是最基础的阑尾切除术,也需要无数次的练习才能掌握。
勤学苦练,是通往目标的唯一途径。那时,他总是在下班后抱着用纸箱自制的“腹腔镜”模型,到手术室借用器械练习,一练就到深夜。尽管装备简陋,却是他每晚的“必修课”。夹持、分离、打结……他一遍遍重复着基础动作,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换来实操中的稳、准、轻、快、巧。
除了苦练操作,於敏还如饥似渴地学习前辈的经验。手术时做助手跟着主刀医生学,休息时对着腹腔镜手术视频学,一帧一帧地“扒”,研究手法、角度和节奏。有时候两台手术间隙,看到哪间手术室里有前辈在做高难度手术,他就会进去观摩,很多突发情况的处理,只有在现场才学得到一手经验。
如今的他早已不再是那个在纸箱上练习的新手,而是能够成功开展腹腔镜下最复杂肝胆胰手术的专家。他常常和科室里的年轻医生说,要把一台复杂手术当成三台来做,除了手术本身外,术前要通过大量视频学习,术后更要复习、总结,提高自己的水平。
“手术的每一步都要做扎实,不走回头路,该慢的地方就要慢下来。”这是前辈曾叮嘱於敏的话,外科医生的千锤百炼之路亦如是。“灯光不会说谎,你付出了多少努力,它就会照亮你多少前程。”
身披白袍的不仅是医生,还有科研工作者,在金华市中心医院,这两重身份常常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
肿瘤内科主任兼科研处副主任、医学博士傅健飞就是这样一名热衷科研的临床医生。他致力于肿瘤领域的前沿研究,努力探索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和方法,在浙江大学攻读肿瘤学博士学位期间,通过各种实验手段揭示了多个关键基因在肿瘤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后续的靶向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他先后赴德国、美国访学,在国际著名肿瘤学专家指导下,开展胰腺癌免疫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相关基础研究和临床前研究。
“科研是医学领域的引擎,推动着临床诊疗从‘经验医学’走向‘精准医学’,让曾经的‘不治之症’有了被干预的曙光。”傅健飞说,探索之路绝非坦途,失败是常事,有时候方向摸不准、数据出不来,确实让人着急。这时候他总会回到初心:为了回应患者的期盼,为了回答患者的疑问,为了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帮助更多的患者。这是支撑他穿越迷雾最强大的内驱力。
“医者不仅要治当下的疾病,还要治未来的疾病,科研就是这把打开未来的‘钥匙’。”傅健飞说。作为课题负责人和骨干,他参与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目前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他总是让学生“挑战”他,但“要用实验数据说话”。
未来可期的力量 他们是成长中的新人医生
在8月9日落幕的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外科技能大赛上,金华市中心医院2024级住培医师吴世闽、陈旭斌凭借精湛技艺与默契配合,在34家参赛医院、68名优秀住培医师的激烈角逐中勇夺团体一等奖殊荣。
荣誉背后,是青春接棒的努力,是住培教学的传承。备赛期间,吴世闽、陈旭斌两名住培医师主动放弃休息,在医学模拟教学中心反复打磨技术细节。医院教学处和外科专业基地教学团队全程护航,将丰富临床经验与教学智慧倾囊相授。
从医学院进入医院,从医学生成长为一名真正能够独立行医的医生,这中间的培养过程相当不易。新进医疗岗位的临床医师必须在大医院接受为期3年的规范化培训,再到各自岗位参加临床工作。这些年轻人要在“真刀真枪”的实战中,跟着前辈学习与“死神”谈判的技巧。
在此次参加规范化培训之前,陈旭斌已经在送培医院工作了3年,目前是一名泌尿外科住院医师。同样是缝合,为什么有的医生缝完特别好看?同样是痔疮,为什么有的医生做完手术患者就不疼?同样是在输尿管里找结石,为什么有的医生能从B超探头的细微压力反馈中找到蛛丝马迹?无数的疑问激发了他的兴趣,也激励他抓住一切学习的机会。有一次,房东怀疑他“偷水偷电”,因为水表、电表都没什么变化。这个“乌龙”让陈旭斌啼笑皆非,原来他为了多跟前辈学一些、多为患者考虑一些,那段时间几乎天天住在医院值班室里。
“在金华市中心医院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让我有了更好、更大的学习平台,这里师资力量强大、硬件实力雄厚,我会抓住机会好好学习,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陈旭斌说。
金华市中心医院是第一批国家级住培基地,至今已培养近800名合格的住院医师。目前设有内科、外科等专业基地19个,拥有住培师资598人,其中骨干师资340人,住培导师258名。医院依托高水平平台优势,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持续为社会输送能挑重担、可堪大用的优秀临床人才。
在这片生命的战场上,医者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相同的信仰。他们不是神,却常被寄予神一般的期待;他们也会疲惫,却在患者需要时永远精神抖擞;他们也会害怕,却总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过去一年,金医集团在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提升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普通外科获评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胸外科、感染科、妇科获评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新增2个市重点实验室,分别是金华市运动系统生物修复(材料)重点实验室、金华市出生缺陷综合防治重点实验室。金华市中心医院入选全省首批研究型医院培育单位,通过国家智慧服务三级评审。金医集团·金华市妇幼保健院新建的浙中儿童医学保健中心(金华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于今年3月全面启用,医院于今年6月荣获全国“婴幼儿养育照护指导中心项目优秀单位”称号。
昨天,金医集团举行2025年中国医师节庆祝活动。在表彰大会现场,集团领导为从医40年临床专家、VTE知识竞赛、医疗核心制度知识竞赛获奖医师等多项荣誉的获得者颁奖,进一步激发广大医师的职业自豪感。
“医学是永无止境的攀登,愿我们永葆‘德馨于行’的职业初心、‘技精于勤’的进取之心,做有温度的医者,视患者为亲人,以赤诚担当守护患者生命之门。”金医集团党委书记杜金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