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金华日报

与时俱进的磁场编织者

日期:08-16
字号:
版面:第03版:财经民生       上一篇    下一篇

铁氧体磁体制造工

记者 李晓艳

昨天,在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永磁十一厂,数吨铁氧体预烧料经过球磨、成型、烧成、磨削、检分等工序,被制造成各种型号的铁氧体磁体。数百名员工分布在不同的工序岗位,操作着成型压机、窑炉、磨床等设备。今年7月,人社部发布17个新职业后,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铁氧体磁体制造工。

这一新职业的设立是金华政企通力协作的硕果。去年,东磁对工厂负责人、岗位员工、行业专家进行调研并征求意见,形成新职业建议书,与金华市人力社保局、东阳市政府、浙江省磁性材料行业协会联合申报铁氧体磁体制造工为全新职业。这标志着在填补相关职业分类空白的同时,也为约30万人开辟了职业发展新通道。

据了解,铁氧体磁体经高温烧结而成,有不同的材料性能和形状,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光伏、消费电子、通信、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是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近二十年来,我国铁氧体磁体产业快速发展,产值达上千亿元。

“新职业公布后,就能考取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一步步晋升。”金师傅在成型工岗位工作已经6年,他负责的成型工序主要是通过操作压机,将材料压制成所需的形状。根据压机使用的模具不同,毛坯形状有大有小,有瓦状、方块状等。“基本上一个月左右就能上手,独立操作一台压机。但厂里共有三四类压机,需要不断学习掌握操作方式,产品合格率也考验技能水平。”金师傅说,现在还有机械手帮助刮料取坯,要学会用好这个帮手。

成型的毛坯水分高,内部有气体,体积较大。经过窑炉烧结,毛坯内部产生反应后,硬度提升,体积减小。“窑炉温度在1200℃左右,不同产品有不同参数要求,温度要控制在某个区间,高了不行,低了也不行,必须时刻关注。”干过五六年烧结工的陈师傅说,相比之下,他更喜欢磨削工作。现在,他在磨削工岗位上主要操作磨床,给完成烧结的毛坯做最后的产品定型,“质量好不好,在这一步就定了”。

在永磁十一厂,磨削设备就有百来台,磨削工占了总工人数的三分之一。陈师傅说,磨削设备分为五类,对应5道小工序,设备多,学的就多。“产品精度要求在0.01毫米,岗位又是计件工资,在这里,产量和质量都很重要。谁能操作更多设备,生产产品又快又好,谁的技能水平就高。”他说,每年公司都会通过实操和理论考核,对个人的岗位能力进行评定。

磨削工序完成后,产品合不合格就由检分工把关评定。“通过尺寸、外观判定,合格的产品就入库,不合格的要分析原因,反馈给对应的工序。如果是设备磨损导致的就要及时检修。”检分工严师傅说,不良品区分考验判断能力,也要了解不同的生产工艺,区分十五六种不良品分别是受哪道工序影响。随着铁氧体磁体的广泛应用,客户需求越来越多样,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学习的内容也会越来越多。

近年来,随着自动化、信息化改造推行,横店东磁上新一大批新设备,改造智能化生产线。在永磁十一厂,磨床从3个工位升级成5个工位,磨削的5道小工序可以在一个设备完成,无需周转几个设备;新窑炉吨位更大,能耗更低;成型工都有机械手搭配干活,只需要简单调试机器;智能检测设备通过摄像头自动识别不良品。

东磁相关负责人介绍,铁氧体磁体制造工艺正向更高精度注射成型和热压成型技术转变。自动化、信息化改造让岗位操作更便捷,但是对员工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掌握多种知识的技能型、专业型员工。现在东磁共有约1万名铁氧体磁体制造工,后续将通过参与铁氧体磁体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制定,内部制定技能课程体系并开发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技能等级认证,打通员工晋升通道,培养跨学科复合型技能人才,完善薪酬结构和师带徒机制。作为全国磁性材料行业龙头企业、金华市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东磁也可为有需要的相关企业提供技能等级认证,带动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