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金华日报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日期:08-11
字号:
版面:第12版:婺江潮·理论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章胜峰

自2022年省委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推进省域现代化和共同富裕“两个先行”的目标任务以来,金华市委历次全会牢牢扭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核心任务,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进市域现代化,通过提升利益分配公平性向共同富裕迈进,进而高水平建设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2024年金华在全省经济发展总量排名中实现进位;2025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6.4%,分别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全省0.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全省第一,民间投资增速居全省第二……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表明金华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路径和方法是可行的。今后要继续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700多万金华人,进一步彰显共同富裕现代化都市区建设鲜明的浙中特色和区域优势。

一 要素使用注重效率

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要着力优化资源配置,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之一是资源配置。资源配置要讲效率,效率提高,生产力水平才能提升。金华锚定“港”“廊”“链”主战场,以科技为第一生产力、人才为第一资源、创新为第一动力,不断提升资源使用效率,推进共同富裕现代化都市区建设。“十四五”期间,金华市委以金华科技城和义乌科技城为核心,布局“一廊六城”科创走廊。通过金华科技城建设,打造科创高地,在义乌科技城打造创业生态园,提升科创平台能级,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通过科技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要素的使用效率,增创发展新优势。

提升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必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核心,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是实现技术革命性突破、资源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标志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金华市委八届八次全会提出,建立“3+1+1”工作体系,深化教育科技人才3个领域的一体改革发展;依托“2+4+X”10条产业链,强化分类育链、数改兴链、平台聚链,发挥工业“压舱石”作用,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在该领域补短板、强弱项、抢赛道、挖潜力,推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打造具有全省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资源配置的效率提升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内生力量,产业创新是优化现代产业体系结构的关键,“两创”深度融合才能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金华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抓手是高水平建设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为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金华通过国际陆港建设,建强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陆港枢纽,放大制度型开放优势;通过加快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支撑性项目建设,办好中非经贸和文化论坛,建好海外发展服务中心,实现高能级开放。

二 利益分配注重公平

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要着力攻坚,持续缩小区域、城乡和居民收入“三大差距”。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之二是利益分配。从宏观经济视角看,作为增加值的GDP是社会整体利益,它的分配由国家税费收入、企业主利润、劳动者工资、固定资产折旧构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会导致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差距不断拉大,社会矛盾日益增多,需要二次、三次分配来缩小贫富差距。利益分配要注重公平。党的十八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如何实现共同富裕?2021年6月1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支持鼓励浙江先行探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4年多来,浙江各地牢牢扭住这一核心任务着力攻坚,持续缩小区域、城乡和居民收入“三大差距”,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金华《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实施方案(2021—2025)》提出,到2025年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7.5万元,劳动报酬占GDP比重超过50%,家庭年可支配收入10万~50万元的群体比例达73.5%,20万~60万元群体力争达42%;城乡居民收入倍差、地区人均GDP最高最低倍差、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最低倍差分别缩小到1.9、1.5、2.2以内。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随着这些指标的实现,金华的“三大差距”将进一步缩小,利益分配更趋公平,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将迈出坚实步伐。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中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它需要通过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来做大蛋糕,同时需要公平的利益分配来分好蛋糕。以公平利益分配为特征的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十五五”时期,金华要继续运用财政政策缩小区域城乡差距,运用产业政策解决差异和失衡问题,运用其他政策进行区域利益补偿;要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一体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大力推动都市区高质量发展,全域打造和美乡村,深入推进城乡一体融合,持续缩小“三大差距”。

三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

在高质量发展中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自从人类有了经济活动,便有了效率和公平的矛盾,两者在现存微观层面的对立,需要在历史的宏观层面实现统一,如何实现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更好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当今的金华,经济发展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但也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必须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通过高效率的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浙中担当;通过公平的利益分配,调动每一个金华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保持效率与公平相结合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不断提升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确保区域经济运行稳健向好。

效率是公平的前提,公平是效率的保障。资源配置效率越高越能“做大蛋糕”,利益分配越公平才能更好“分好蛋糕”,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金华在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过程中,要深刻领会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会提出的“六个始终”关键要求,弘扬“六干”作风,突出贡献度导向,创造性开展工作,推动“4+1”重要要求和“132”总体工作部署的落实。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首先要做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既要追求经济发展效率,又要注重社会公平,避免顾此失彼;其次要做到效率与公平相促进,公平要以效率为前提和基础,效率要以公平为目的和动力,两者相互作用。“十五五”期间,金华要在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结合中继续推进高质量发展,把共同富裕现代化都市区建设得更美好。

(作者系中共金华市委党校教授、市咨询委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