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苏宣萌
“过去办业务要在多个窗口来回跑,现在一个综合窗口就能办好,非常便利。”日前,在金东区曹宅镇便民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办理完业务的居民张艳琴说。这一变化正是金东区群众在家门口办事的一个生动写照。
近年来,金东区在12个乡镇(街道)开展综合窗口改革,通过打造服务更强、态度更好、环节更简、材料更少、效率更高的办事服务环境,实现由“一事跑多窗”向“一窗办多事”转变。
改革后有哪些新变化?记者近日在曹宅镇便民服务中心看到,等待区有办事群众拿着取号单排队。环绕中心一圈,仿佛来到一家秩序井然的医院:大厅设置导服区“分诊”、自助取号机“挂号”、8个综合窗口“把脉问诊”,人大代表联络站、劳务纠纷协调区则分别满足矛盾化解等疑难杂症的“手术”需要。这里“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可受理民政、残联、社保和公安等基层政务服务事项330项。
“一进门就有人引导办理,一个窗口能办理所有事务,各类表单都有现成的电子模板,让人省心。”记者走访时,不少前来办事的群众都竖起大拇指。从“一事跑多窗”到“一窗办多事”,背后要克服的难点可不少。
“比如在线下,要整合精减各部门的窗口业务,重塑办事流程。线上则需要打通数据壁垒,实现各部门数据统一端口接入。”金东区行政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深化综合窗口改革,区行政服务中心梳理区级综合窗口办理事项1240项,涵盖22个部门,在乡镇(街道)全覆盖配置取号机,数据实时接轨区级智能管理平台,为基层服务效能“智管智治”提供有力支撑。
不仅如此,从“单一窗口”到“全科窗口”还需要办事人员有更强的业务能力。为此,金东区同步推进行政办事员上岗改革,所有乡镇综合窗口办事员由区行政服务中心统一调配。同时,鼓励综合窗口工作人员参加行政办事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等级认定,并组织开展职业技能课程学习、业务培训,让办事员服务更规范、专业。
据统计,今年1—6月,金东区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办件事项共计9.8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