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上虞日报

科学轮作提高蔬菜亩产效益

日期:10-01
字号:
版面:第02版:新闻·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 (记者 朱克斐) 国庆前夕,在上虞农创智谷的设施蔬菜大棚里,一批油绿鲜亮、密刺短柄的绿皮黄瓜刚被采摘下来,便迅速装车发往宁波市场。从采摘到进入宁波市民的菜篮子,全程仅需约6小时,鲜嫩黄瓜供不应求。凭借稳定的品质与区位优势,宁波批发商已与园区签订包销协议,将后续蔬菜产品全部“锁定”。

  这背后,是区农业农村局主导的“设施大棚高效连续蔬菜生产示范项目”发挥的示范效应。该项目通过科学轮作实现“土地不停歇、产出高效化”,不仅提升了蔬菜品质与产量,也为全区蔬菜种植户探索出一条“既养地又增收”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这茬黄瓜7月30日定植,8月28日开始采摘,30日就实现量产。”农创客厉巧淑站在大棚中介绍,“接下来我们计划在10月底定植花菜,预计明年春节前后上市,实现全年无缝衔接生产。”

  示范项目采用“快菜—黄瓜—花菜/莴笋—黄瓜”的“周年种植”模式,轮作品种包括花菜、黄瓜、莴笋、上海青、豇豆等,既兼顾市场偏好,也灵活应对天气变化。据测算,该模式可实现全年亩产蔬菜超3万斤,亩产值突破3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要种出好菜,先养好地。”项目技术负责人指出,轮作不仅是提高复种指数的关键,更是维持土壤健康的核心手段。为培肥地力,园区采取深翻土壤、补充有机质、接种益生菌、追施中微量元素肥等综合措施,构建有利于蔬菜生长的微生态环境。得益于土壤肥力的持续提升,园区蔬菜不仅外观鲜亮、口感佳,产量也稳步提高,形成“以养促产、以产带养”的良性循环。

  作为农创智谷的示范项目,这里还集聚了来自浙江大学、浙江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技术资源。依托“一对一”专家联系机制,种植户可通过视联网、物联网系统随时获取远程技术指导和在线巡检服务,实现“问题即时响应、种植全程无忧”。

  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展示了现代蔬菜产业“高产、优质、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方向,未来将在全区推广此类高效轮作模式,助力更多农户实现增产增收,推动蔬菜产业向科技化、品牌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