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上虞日报

“返乡创业,年轻人也能把农活做得漂亮!”

日期:09-23
字号:
版面:第02版:新闻·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全媒体见习记者 项雨晴 全媒体记者 龚日开

  在传统印象中,农业生产往往与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场景紧密相连。然而,随着越来越多年轻力量涌入农村,为农业发展带来了新思维、新科技。在崧厦街道舜源村,一位“00后”姑娘凭借着对农业的热爱和对科技的熟练运用,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新农人,她就是上虞义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黄秋霞。

  初见黄秋霞时,她正操控着一架无人机作业。“以前人工喷洒农药,一亩地至少需要大半天时间,还容易出现喷洒不均匀的情况。现在用无人机,一天能喷洒几十亩地,效率提高了不少,效果也更好。”黄秋霞一边用手机操作着无人机,一边向记者介绍道,言语间满是对这项新技能的自信。

  谈及为何选择回到农村从事农业工作,黄秋霞坦言,自己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家乡的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自己的父母也是农民,回来其实并不奇怪。大学期间,黄秋霞了解到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也看到了家乡农业发展的潜力。2021年从国际贸易专业毕业后,黄秋霞带着自己大学时期勤工俭学买的农用无人机回到上虞,在田里倒腾起了航化作业。

  从一无所知到操作技术愈发成熟,黄秋霞在田间地头一路闯关升级,现在不仅能帮自家500多亩地打药施肥,还能为周边的农户提供专业化服务。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开始向她请教现代农业技术,有的村民也购买了无人机,邀请黄秋霞帮忙指导操作。“有好几家村民也觉得无人机的喷洒效果好,也都买了无人机,现在干活就比以前轻松多了。”黄秋霞笑着说道。

  与田地打交道的这几年,黄秋霞陆续学会了开拖拉机、耕田机、插秧机,各种农活都自己上。去年舜源村农事服务中心招投标时,黄秋霞战胜了诸多经验丰富的前辈,成功中标。黄秋霞和她的爱人刘辉还成功攻克谷物烘干技术,第一年就完成了600吨的烘干任务,目前已经具备180吨的谷物日烘干能力以及600吨的仓储规模。今年年初,他们还取得了自主育秧试验的突破,14400盘秧苗出芽率达90%以上,全自动的育秧流水线每小时可以生产1200盘,为机插秧推广奠定了基础。

  正是缘于这份执着与热爱,黄秋霞成功入选浙江省部级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计划,他们的“农业育秧到烘干服务一体化项目”也拿下了第十六届绍兴市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优秀奖。她表示,未来将继续学习和探索更多的现代农业技术,不断提升自己的种植水平,也希望能带动更多的年轻人回到农村,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在这里我们大有可为。我相信,只要我们肯努力、肯付出,年轻人也能把农活做得漂亮,在这片热土上实现人生价值。”黄秋霞坚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