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沈嘉玲) “现在屋里亮堂了,有空调不热了,还能坐着轮椅出门晒晒太阳,日子有盼头了!”近日,永和镇安家渡村83岁的徐大爷坐在新换的沙发床上,看着电视里的节目,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这一切改变,源于永和镇助联体服务站精准化的为老服务。从改善居住环境到疏导心理状态,从链接资源到搭建社会支持网络,社工们用细致服务为像徐大爷这样的困境老人点亮生活微光。
徐大爷低保独居、无儿无女,曾因摔伤腿未及时医治导致卧床,每月靠微薄积蓄请邻居照料。政府虽为他修建了30余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但是家庭生活用具依然较为缺少。“以前夏天热得吃不下饭,只能躺着发呆。”当时的徐大爷对生活没有盼头。
得知徐大爷的困境后,永和镇助联体服务站迅速介入。社工认真倾听其诉求,并通过走访邻居完善服务画像,制定了“环境改善+心理疏导+社会支持”的帮扶方案。针对夏季闷热,链接二手空调资源并包安装,还在屋顶加装遮光膜阻挡直射阳光;看到屋内昏暗,将小白炽灯换成明亮温暖的照明系统,又对接心梦义工社送来沙发床;考虑到徐大爷行动不便,不仅提供助行器、拐杖,还启用工作站“流动轮椅”项目,安排“喘息”项目志愿者和邻居照料者,天气好时推着他出门散步,帮他重建与邻里的联系。“现在常有人陪我聊天,出门能看到竹林外的太阳,心里敞亮多了。”徐大爷说。此外,社工还为他申请广电优惠政策,免费安装有线电视,让他通过电视了解外界,打发闲暇时光。
徐大爷的改变,是永和镇助联体服务站为老服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工作站围绕老年群体需求,推出多项精准服务:针对居家安全,联动政府与慈善资源开展适老化改造,为80余位老人安装无障碍扶手、斜坡板,为失能老人配备轮椅、护理垫等物资;聚焦夏季防暑,每年为30余户平房老人通过安装遮光膜、提供“流动空调”、派送清凉包,解决高温居住难题;定期开展手工制作、健康讲座、养生操等课堂,丰富老人精神生活。
“我们不仅要解决老人的生活难题,更要帮他们找回生活的信心。”永和镇助联体服务站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聚焦老年群体,深化资源链接与服务创新,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细致关怀中安享晚年,为乡村共同富裕注入温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