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吴仲尧
一个云淡风轻的秋日,我呼朋引伴驾车前往四明山麓陈溪乡境内的黑龙潭,去一睹大自然神奇的美妙。
车行驶在曲径通幽的山路上回绕进谷,两边秀峰叠嶂,竹影婆娑,苍松黛绿,红叶初染。抬头望,天空澄澈,像洗过一般清冽,偶有飞鸟从头顶滑过,真可谓车随山转,景因车移,美不胜收。
至停车场,徒步下到溪底,踏着堆叠错落的乱石逆流而上,最享受的要数聆听那不绝于耳的流水声。溪水潺潺蜿蜒流淌,漫过浅滩,跃过卵石,绕过大大小小的石矶堆,叮叮咚咚如丝竹演奏,古筝轻弹,或舒缓或湍急,恰如山水之音符,天地之乐章。
一路上或爬或攀,走走停停,当跃过一个有两尺宽、数米深的山涧,一潭赫然在目。潭的周围石壁陡峻,或许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刚好有一块平坦的巨岩,与瀑布遥相对应,名曰“观瀑台”。我站在观瀑台上举目望去,只见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数十米高的悬崖上,轻盈飘舞,飞流直下,发出雷霆般的冲击声,震得周边的树叶簌簌作响。那瀑布虽非襟袖之间,仿佛也是近在咫尺,飞溅开来的水花,雨雾似的星星点点随风飘散,在秋阳下缥缈出色彩缤纷的光影。我不由自主地张开双臂,面朝瀑布,体味朱自清笔下“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的妙趣。
从观瀑台下来,我欣然漫步在水潭边。浅滩处,卵石清晰可见,成群的小鱼穿梭游弋,悠哉自如。山风吹拂,涟漪轻漾,波光潋滟,这温润如玉的秋水,纤尘不染,似明镜似琼浆似凝脂,可以用肌肤去触摸,可以用感观去品味,可以用情感去抒发。我情不自禁俯下身去,掬一捧入口,清冽甘甜,酣畅爽心,真是秋水伊人更醉人啊!
诚如当地村民所说,登黑龙潭,一潭比一潭陡峭而难以攀登,每至二潭,则已眩晕不能支矣。登二潭的山崖几乎已是壁立,人只能匍匐在石壁上,用手攀着灌木一步一步爬才上得去,同行中的绝大多数因胆怯不敢攀爬,只有几位身强力壮、行动矫健的年轻人到达二潭。至于三潭,上临绝壁,下临深渊,根本没有可供立足的地方,只好望而却步。
黑龙潭的秋,因了这潭“半亩方塘一鉴开”的碧水,变幻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意境,愈加静谧、婉约、恬美,令人魂牵梦萦。偷得浮生半日闲,在黑龙潭“秋日胜春朝”的韵致里,掸去一身浮尘,觅得一份恬静,度过一段闲云野鹤般的时光,谁能不为之畅然欲醉而流连忘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