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上虞日报

乡土课堂邂逅青春“飞鸟”

日期:09-16
字号:
版面:第03版:新闻·民生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 (记者 戚罗燕 通讯员 沈新儿) 当乡土课堂遇见青春“飞鸟”,会有怎样的碰撞?开学伊始,上海外国语大学“飞鸟与苹果”社会实践小队走进下管镇中心小学。他们的到来,为宁静的校园注入了活力,一场关于流动智慧与乡土扎根的教育对话欣然开启。

  对于这场特别的相遇,下管镇小师生倍感珍惜。自年初小队首次来访,学校便积极配合。得知这支充满热情的学生队伍历经数月精心筹备,最终在9月如约而至,校方深深感受到情谊的厚重与真诚。下管镇小的老师们倾囊相授,分享课堂设计、提升学习体验、激发学习热情的经验,让年轻学子体会到了乡村教育的温度与沉甸甸的责任。这些倾心交流,将这份感悟深深烙印在每位队员心中。课堂的精彩,既源于大学生的巧思,更得益于双向的智慧碰撞。

  与此同时,大学生们带来的新颖课程,在孩子们心中激起了涟漪。青瓷盘上,绿盘为纸,纹样为墨,童真绘就青花;诗画之间,杜牧“霜叶”点燃灵感,稚嫩笔触流淌四季韵律;设计课上,孩童化身“品牌师”,将二十四节气巧妙融入乡味;鉴宝会中,“小藏家”穿越千年,剑锋寒光与瓷色温润,尽染乡土荣光。

  课堂之外,“飞鸟计划”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向更广阔的乐园:甲骨探秘,孩童化身文字侦探,破译千年密码;你划我猜,欢笑声浪席卷校园,默契悄然滋生;童心告白,颗颗爱心拼成赤旗,静诉清澈爱意;最受欢迎的“情绪捏捏”,五彩黏土跃动指尖,塑成立体心语。这不仅是游园,更是传统与现代的激荡场,知识与快乐在此悄然扎根。

  “这段经历正在重塑我。回望这次支教,我不觉得自己贡献了什么,反而是这所小学、所有的孩子们,给了我一份弥足珍贵的礼物——最简单的善意和最纯粹的期待。”队员方羽雯说。

  此外,下管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蓬勃的振兴实践,本身就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在小学的对接下,小队探访了春蕾农业合作社。主理人王园园——一位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农创客”,正以“五彩米”描绘乡村振兴图景,将其深加工为米酒、年糕等特色产品,为学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乡土实践课。

  “这是一场充满惊喜的双向滋养。”下管镇中心小学校长董焕军表示,“大学生们带来的不仅是新知识,更是开阔的视野和青春的活力;而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和乡村的沃土,也给了青年学子最深刻的乡土情怀教育。我们看到孩子们眼里有光,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飞鸟’,常来常往,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