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语言为载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日期:09-16
本报讯 (记者 蔚香) 9月15日,绍兴市第2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在我区正式启幕。本次活动以“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通过“语言为桥、文化为媒”的实践路径,引导社会大众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谱写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新篇章。
宣传周期间,全区各单位将立足自身职能,发挥资源优势,以“聚焦重点、全面普及、巩固提高”为总方针,灵活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深入开展具有地方特色和行业特点的宣传活动。其中,各级各类学校作为夯实语言文字工作的基础阵地,将结合“越读悦成长”中小学生读书行动、“一地一品牌、一校一特色”建设、“童语同音”计划等,开展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推普实践活动,提高师生和家长参与度,共同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开幕式上,百官小学学生深情演绎2025年浙江省中华经典诵读优秀作品《诗意中国》,以诗意语言展现中华文化深厚底蕴;龙山学校家长与学生亲子朗诵《中国话》,通过温情互动诠释语言在家庭传承中的独特价值。两场表演以声传情,生动诠释“语言是心灵纽带、文化载体、民族团结基石”的深刻内涵。
“龙山学校作为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的承办单位,将结合‘远山读书’活动与‘四海同音龙山娃’品牌,开展线上线下同步宣传,筑牢共同体意识。”龙山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董洪根介绍,龙山学校现有来自全国24个省(直辖市)、16个民族的学生,其中少数民族学生317人。自建校以来,该校始终将“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作为育人核心,让语言文字魅力浸润校园每个角落,先后获评省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重点培育单位、省首批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作为开放包容、崇文重教的城市,我区通过语言推广促进文化互鉴,通过教育融合增进情感共鸣,让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群众实现“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真正达成“语言相通、心灵相通、命运相通”。近年来,我区语言文字工作屡创佳绩,2016年全面启动绍兴市区域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乡镇创建,2017年创建完成;2018年作为浙江省首批试点区,高分通过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