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上虞日报

国九家恨永不忘

日期:09-03
字号:
版面:第06版:特刊       上一篇    下一篇

  1941年5月24日,日军入侵上虞县城后,渡曹娥江西侵。

  1937年8月,日机轰炸白米堰机场,杭州笕桥机场空军出机迎战,在上虞上空击落敌机一架。图为被击落的日机残骸。

  日军侵占上虞等地后构建工事。

  1939年7月29日出版的《绍兴新闻》,曾有日本飞机散放白色粉末的消息。

  小南山游击队下设3个小组,赵虞(前排中)、金丹(后排右)、王琳分别担任组长。

  1945年6月,发动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最大的攻坚战——许岙战斗,攻打田部老巢。

  1940年1月,上虞县战地服务团成立。图为战地服务团全体团员合影。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窜扰和攻陷上虞期间,对上虞人民实行野蛮的法西斯统治,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其罪行罄竹难书。

  处于浙东抗日前哨的上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同仇敌忾、不屈不挠,上虞县成为浙东抗日根据地后期的领导和指挥中心,为抗战在浙东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穿越历史烟云,那段浴血奋战、救亡图存的岁月,震撼人心!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我们在80年后的今天,搜寻那些尘封的往事、湮没的声音,重新讲述那些荡气回肠的峥嵘岁月以及涵盖在那些烽火岁月里历久弥坚的可贵精神。

  勠力同心

  赴国难

  1931年9月18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军国主义自此开始了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九一八”事变消息传来,抗日救亡怒潮在上虞迅速掀起。

  1931.924

  上虞城区各商号、学校、机关、团体各界民众,对于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愤怒异常,当即决议电请政府对日宣战,电慰张学良副司令。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上虞各界民众积极支援前线抗日,上虞曹娥站搬运工人义务为国民党八十八师搬运军需物资。

  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侵略者的铁蹄,也在上虞这片土地上留下无尽的伤痛——

  日军凭借空中优势,不断出动飞机,对地处要冲的上虞城乡连续实施狂轰滥炸。

  1937.9.27

  日军出动飞机,轰炸白米堰机场。

  1938.2.22

  日机轰炸曹娥老坝底,炸死21人,伤58人。

  1938.4.6

  日机轰炸百官,炸死45人,伤60余人。

  1938.5.6

  日机轰炸道墟,投下重弹数枚,死伤平民五六百人。

  1940.4.28

  日机空袭县城南街、学宫、新街口等地,炸毁商号29家、房屋44间,死伤80多人。

  据悉,自1937年日机首次轰炸白米堰机场到1940年4月宁绍战役爆发,全县主要集镇均遭轰炸,日军出动飞机40余架次,投掷炸弹120余枚,炸死无辜百姓720余人,伤1000余人,炸毁民房2800余间。

  侵华日军将第一枚细菌炮弹投在了浙江,至今流毒未除,记忆犹在。

  1939.6.13

  日机在沥海一带撒播大量白粉末。经化学检验和取样培养,内含大量破伤风、白喉肺炎等细菌。

  1941.4

  日军发动企图侵占浙东地区的宁绍战役。

  1941.5.21

  盘踞在余姚的日伪军300余人,沿杭甬铁路侵入五夫、横塘、驿亭,随即分水陆两路进袭,相继占领百官、曹娥、东关,并在五夫、百官、曹娥、东关四地设立据点。

  1941.5.23

  驻守百官的日军,经梁湖进攻县城丰惠。

  24日晨,县城被日军占领,国民党县政府退至陈溪太平山。26日,浙江保安部队某部收复丰惠。这是日军首次攻陷上虞。

  1941.10.10

  日军再次攻占丰惠,上虞县城沦陷。为达到“以战养战,以华制华”的目标,日军积极推行伪化政策,收编伪军,建立伪政权,实行血腥统治,百姓被迫背井离乡,颠沛流离。

  1942.4.8

  驻上虞县城的一伙日军外出丁宅扫荡,回途窜入陶朱乡东溪村(现属丰惠镇三溪村)勒索抢劫,后又丢下燃烧弹,全村240户1000余间房屋被烧毁,死伤10余人,制造了震惊全县的“东溪惨案”。

  一寸河山

  一寸血

  面对日军的侵略,不愿做亡国奴的上虞军民同仇敌忾,奋起抗击日军。

  1937.9

  上虞县各界青年抗日救亡协会成立,陈树谷为协会负责人。

  1938.2

  中共浙江省工委组织部长邢子陶到上虞建党,第一批发展了陈树谷、罗振声两位进步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4月,中共上虞后郭支部建立,是抗战时期上虞第一个党支部。5月,中共上虞县工作委员会成立,是上虞第一个党的县级领导机构。

  中共上虞地方组织高举团结抗日的旗帜,上虞地方武装配合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开展游击斗争,英勇抗击日伪顽军,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

  1941.7

  绍属党组织建立皋北抗日自卫队,上虞党组织派朱铁群、陈杰等10余人参加。9月,驻绍兴陶堰日军偷袭自卫队,部分队员突围后在上虞杜浦、夏盖山一带活动。

  1942.6

  绍属特委派赵虞在虞东南山区组建小南山游击队,对外番号为“第三战区特派行动组”。

  1942.8

  第三战区三北游击司令部在慈北鸣鹤场建立。司令部成立后,统一整编浙东主力部队为第三、四、五支队。

  1942.11.28

  浙东第一次反顽自卫战爆发。国民党反共顽固派配合日伪军,进犯浙东三北地区,三北游击司令部集中兵力自卫反击,经过周家路、登州街等29次大小战斗,歼灭顽军2000余人。

  1943.3

  成立余上县第一个农民抗日自卫武装——虞北岑仓乡农民自卫大队。5月,余上自卫大队在虞北岑仓堰成立。1944年2月被编入浙东主力部队第五支队。

  1943.11.19

  浙东第二次反顽自卫战爆发,至次年9月顽军被迫全部撤离四明地区而告结束,在长达9个多月时间里,经历大小战斗91次,是浙东敌后根据地最艰苦的时期,一批党员、干部先后牺牲。

  1943.12.22

  新四军军部电令浙东抗日人民自卫军改名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

  在隐蔽精干时期,中共上虞地方组织在特派员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运用多种形式坚持隐蔽斗争。

  1941

  2月,百官战胜女子商店开业;同年12月,在小越大山下(现新宅村)美人弄开办卷烟公司。

  1942

  10月,“百官十号”办事处成立,在敌伪据点内开展隐蔽斗争。

  1945年上半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向着胜利的方向发展。上虞各地军民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不失时机地向附近和所在地区的日伪军发起反攻。

  1945.2

  伪第三十六师及其他部队共4000人窜入上虞,企图占据上虞城及章镇、汤浦等地。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员何克希和参谋长刘亨云率第五支队及警卫大队急行军30里前往解救。共歼敌一个营,上虞城之围解除。

  1945.2

  上虞县自卫大队在上虞县办事处主任诸觉率领下,顶风冒雪夜袭百官龙山伪军据点,震慑了日伪军。

  1945.3

  5月29日,讨田战役打响。6月7日至20日,发动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最大的攻坚战——许岙战斗,攻打田部老巢。历时14昼夜奋战,消灭田伪1000余人。

  1945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攻克上虞县城丰惠,这是浙东抗日根据地第一个解放的县城,使得四明、三北、会稽3块根据地基本连成一体。7月1日,上虞县抗日民主政府机关迁入丰惠。

  1945.8.16

  县政府在县城运动场召开大会,庆祝抗日战争胜利。会后,万余群众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