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上虞日报

众志成城迎胜利

日期:09-03
字号:
版面:第09版:特刊       上一篇    下一篇

  1945年7月4日,《新浙东报》报道上虞县城解放。

  1945年7月7日,上虞各界举行大会,纪念抗战八周年。图为欢呼场面。

  许岙战斗旧址

  浙东游击纵队攻下碉堡的情景。

  讨田战役胜利结束后,第五支队向上虞县城进发。

  浙东游击纵队解放上虞,图为进入上虞县城丰惠城门情景。中为罗白桦,1945年8月任中共上虞县委书记。

  194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走向最终胜利的关键一年。在这一历史性时刻,中共浙东区委和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发动的“讨田战役”,成为浙东抗日根据地历史上规模最大、战果最辉煌的重大战役。

  这场战役不仅彻底清除了长期盘踞上虞的伪军武装势力,更一举解放了上虞县城丰惠,成为浙东抗日根据地首个解放的县城。不久,中共浙东区委和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移驻丰惠,上虞成为浙东抗日根据地后期的领导和指挥中心;同时,取得了第三次反顽自卫战的胜利,争取张俊升部起义,从根本上改变了浙东抗日根据地的战略态势,为迎接抗战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这场战役以其杰出的军事指挥、灵活的战术运用和广泛的群众动员,成为浙东敌后抗战的典范之作,获得新四军军部通令嘉奖。

  讨田缘起 田岫山三次投敌

  田岫山,字锦锋,绰号田胡子,河北文安县人,原是国民党杂牌军第三十师第八十八团团长。

  1942年9月,田所在师师长张銮基在临海被国民党顽固派特务暗杀,田岫山为免遭其部被国民党吞并,遂将部队拉至敌后,图谋生存并伺机报仇。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以下简称浙东游击纵队)对他做了争取共同抗日的思想工作,但田岫山认为浙东游击纵队力量太小,在“为师长报仇”的口号掩护下,于同年10月间,投靠绍兴柯桥伪军部队,被编为伪中顺第一师,任师长。不久“反正”。这是田岫山第一次投敌。

  1942年11月,田岫山又第二次投敌,在宁波投降日本侵略军。不久,田部被日军调遣到三北的日寇山田部队,编为伪浙东绥靖部队,驻扎在三北周巷,并大肆“清乡”。但日军对田部采取系列毒化、腐蚀的政策,让田岫山感受到日军的毒辣手段,与日军矛盾激化。1943年4月底,田岫山在周巷反正,遭日伪重兵围歼追击。中共浙东区委为争取田部的合作抗日,主动配合田部攻击了浒山等日伪据点,掩护田部顺利渡过姚江,使他在下管、丁宅一带安营喘息,并给予物资援助。田岫山一度表示感恩感谢,但转头却投靠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顾祝同,挂上了国民党“挺进第四纵队”的番号,接受消灭浙东新四军的作战命令,对四明山根据地进行各种破坏,杀害根据地党员干部,至于滥杀滥捕无辜群众、纵火焚烧、奸淫掳掠的罪恶行径,更是不胜枚举。随着国民党对四明山根据地的反革命“围剿”被粉碎,田部匿踞上虞城内,劣行暂时收敛。1945年2月,原国民党军投日的伪三十六师3个团围困上虞城内的田部,情况十分危急。中共浙东区委不计前嫌,紧急驰援,又一次尽力争取田部一致抗日。田部再次致谢。

  1945年5月26日,田岫山第三次投敌。他命参谋长郭玉鑫,率“挺四”的精锐特务大队300余人,从上虞城出发,赴姚北投日,被编为伪中警特遣部队,随后于第泗门设立据点,分兵驻守上虞城、许岙及余姚第泗门一带。

  田岫山的三次投敌,彻底显露了他的反复无常和反动本质,最终沦为人民的公敌,民族的败类。

  血战许岙 拔除浙东最顽固堡垒

  为巩固浙东抗日根据地,中共浙东区委根据田伪的罪恶和民众强烈要求,决定发起讨田战役,铲除田岫山这颗“毒瘤”。经区党委反复研究,周密部署,确定了“先打外围,后攻核心;孤立县城,最后歼敌”的总体战略。首先攻打第泗门田伪中警特遣部队,然后包围上虞县城,以少数兵力牵制城内守敌;主力部队则直扑田岫山老巢——许岙。

  为了保证战役的顺利进行,中共浙东区委做了充分战前准备。一方面加强部队的政治动员和军事训练,提高指战员战术水平,务必给予军事上有力打击;另一方面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上虞东乡一名76岁老人为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政治部起草了《讨土匪式的伪田司令檄》。上虞县民主政府也发表《为讨伐田匪告民众书》,积极组织民兵参战、群众支前,筹备粮草物资,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1945年5月29日,浙东游击纵队第三、第五支队在余上特务营和广大民兵配合下,奔袭驻第泗门的伪中警特遣部队,揭开讨田战役的序幕。在广大民兵配合下,当天下午结束战斗,俘获伪军140余人。第泗门战斗的胜利,鼓舞了军民的斗志。

  6月3日、4日,浙东游击纵队第三、第五支队又先后取得了县城南部制高点上沙岭、田部重要据点丁宅街战斗的胜利,扫除了田部的外围据点,切断了田岫山司令部与其后方基地许岙之间的交通和运输线。随后,浙东游击纵队以少数兵力包围防守驻丰惠的田岫山部,主力部队迅速转入围攻田岫山部老巢许岙的战斗。

  许岙地势险要,层层设防,共筑有28个碉堡,田岫山自称:“钢打的‘锦锋碉’,铁浇的‘武德碉’,铜铸的‘永和碉’,许岙是浙东的‘马奇诺’,三五支队是攻不破的。”6月7日,浙东游击纵队参谋长刘亨云、政治部主任张文碧率三支队两个大队、警卫大队、上虞自卫大队共4个营的兵力前往征战,在民兵配合下,通过三个阶段实施攻坚战。第一阶段,突破敌前沿阵地。警卫大队扫清村口之敌,进入巷战,迫使敌人退入碉堡,随后攻克太平碉等3个碉堡。第二阶段,我军控制制高点,直插敌人纵深阵地,攻克蒋山碉、武德碉等,得到何克希司令员嘉奖。田岫山在城内坐立不安,率领300余人出丰惠城东门,分三路企图偷袭浙东游击纵队,并在东门外大肆抢劫群众财物,投掷燃烧弹,烧毁民房500余间。

  第三阶段打得最为激烈残酷,攻占田家山,消灭锦锋碉,解放许岙。浙东游击纵队调集围城的部队增援,集中优势兵力攻打。6月10日晚,进攻田家山。11日晨,田伪第一支队一大队长蔡国玉和中队长杨玉贵等100余人向驻守七美山的浙东游击纵队投诚。11日晚,浙东游击纵队占领田家山及附近的4座碉堡,占领田部印刷厂。6月14日,都曼令带领“观杰中队”(即五支队七中队)21名战士先拿下锦锋碉右侧山坡一座黄泥堡“永宁堡”。田部派兵增援前后9次反扑田家山,浙东游击纵队牺牲9名战士,其余负伤,15日暂时撤出战斗和阵地。经过几轮拉锯战后,浙东游击纵队采取土制“烟幕弹”“辣椒粉”武器和政治攻势,同时派“观杰中队”副中队长计金根率领突击队攻击伙房,150余名虞南民兵参战。20日,田父和伪军投降,田匪吹嘘的“天下第一碉堡”锦锋碉被攻克。

  至此,历时14个昼夜的许岙战斗结束,攻占田伪28座碉堡,虏获和反正田伪官兵10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在战斗中,浙东游击纵队牺牲80余人。

  被浙东游击纵队围困在县城丰惠的田岫山见许岙被破,巴望着国民党部队来挽回他的败局。国民党顽固派迅即发动浙东第三次反共内战,派兵匆匆赶来上虞增援田岫山,妄图消灭浙东游击纵队,被我军自卫反击溃败。龟缩在上虞城内固守待援的田岫由,见增援无望,遂于1945年6月30日晚率领残部及家属500余人,仓皇弃城向嵊西方向逃窜,浙东抗日根据地第一个县城——上虞城宣告解放。

  7月5日,田岫山率残部逃至嵊县开元附近时,被浙东游击纵队五支队歼灭大部,俘获官兵200余名,仅田岫山率少数随从逃脱,讨田战役取得辉煌的胜利成果。

  讨田战役中的许岙攻坚战,是浙东区党委和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对日伪作战规模最大、战果最辉煌的一次战斗。这次战斗部署周密、战术灵活、军民协同,不仅拔除了浙东抗日根据地的一颗毒瘤,而且极大鼓舞和振奋了浙东军民的抗日斗志,为解放上虞城奠定基础,在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抗战史和上虞革命斗争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反顽自卫 粉碎第三次内战

  许岙战斗刚结束,国民党顽固派迅即发动了浙东第三次反共内战。

  1945年6月21日,国民党在天台重建的“绥靖指挥部”调集国民党暂编第三十三师、浙保第三纵队、浙保五团及顽上虞、绍兴自卫队共10个团兵力向上虞进犯,与日伪遥相呼应,企图增援困守县城的田岫山部,并一举消灭浙东游击纵队。他们首先向反对内战、主张抗日的国民党挺五纵队张俊升部开刀,突袭张部于汤浦、章镇、南堡等地。汤浦张部守军奋起抵抗,因弹尽粮绝,支队长曹德修率部突围未成后自杀,损失惨重。6月27日上午,顽军不顾浙东游击纵队的再三警告,强占第三支队丁宅街和官山村阵地后,继续向上沙岭和王家山猛烈进攻,妄想增援田岫山。

  面对来势汹汹的顽军,浙东游击纵队第三、第五支队按照“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沉着应战、英勇作战,向丁宅街和官山村之顽第三十三师和浙保第五团进行自卫还击,来犯之敌被全面击溃后退。28日中午,浙东游击纵队第三、第五支队击溃进犯的全部顽军,并乘胜向西追击。在张俊升部配合下,继续向章镇、南堡之顽军攻击。29日,浙东游击纵队解放章镇,并西渡曹娥江继续追击顽军。30日,第五支队第二大队、警卫大队在张翼翔副司令率领下进入会稽地区,在嵊东三界以西约20里的西谢、下岙一带追上第三十三师师部和浙保第五团,激战5小时,将顽军全部击溃。

  浙东第三次反顽自卫战取得胜利。该次战役先后经历10天,浙东游击纵队俘获歼灭顽官兵40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20余挺。

  上虞解放 开创浙东敌后抗战新局面

  在顽军溃败、援军希望破灭后,田岫山于1945年6月30日晚率残部及家属500余人弃城西逃。至此,被日伪军占据4年多的上虞县城获解放,这也是浙东抗日根据地第一个被解放的县城。

  7月1日,上虞县民主政府自永和迁入丰惠,召开群众大会稳定民心,宣传党的抗日政策。7月7日,万余军民集会庆祝解放,举行声势浩大的彩旗游行和火炬游行,全县欢腾。

  不久,中共浙东区委和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自梁弄横坎头移驻丰惠,上虞成为浙东抗日根据地后期领导和指挥中心,为后续战略反攻及北撤奠定基础。

  在讨田战役期间,中共浙东区委积极开展对国民党挺五纵队张俊升部的统战工作,通过派政工队员协助整训、办报、建政工队,虽其一度受威胁进攻浙东游击纵队,但行动消极。在浙东游击纵队胜利影响和国民党排除异己政策促使下,张俊升于7月11日在章镇率部起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后被改编为浙东游击纵队第二旅,成为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重大胜利。

  上虞县城解放后,全县除百官、驿亭、五夫等交通要道尚有日伪据点和残敌外,绝大部分地区获解放,虞东、虞南、虞西连成一片,开创了抗日根据地新局面;10余万民众摆脱日伪统治,开创人民当家作主新时代;三北、四明、会稽三块根据地连成一片,为浙东抗日根据地巩固扩大创造有利条件;彻底粉碎了国民党第三次反共内战,极大鼓舞军民斗志,为抗战最终胜利奠定坚实基础,成为浙东抗日根据地巩固与发展的重要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