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风雨洗尽硝烟,八十年岁月沉淀荣光。当晨光掠过曹娥江的波澜,当朝阳唤醒丰惠古镇青石板上的旧痕,我们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回望——那片曾被烽火浸染的土地,那曲曾用鲜血谱写的壮歌,从未因时光流逝而褪色,只因山河不忘、民心不忘、精神不忘。
山河不忘,不忘上虞大地的烽火峥嵘。是永和人何云以笔为枪,在新闻战线呐喊呼号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用热血书写“新闻战士”的铮铮铁骨;曾记否,三北战场的炮火撕裂夜幕,新四军战士的钢枪映着寒星,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抗争;曾记否,小越据点的奇袭划破沉寂,游击队员的身影穿梭街巷,每一次冲锋都激荡着“保家卫国、寸土不让”的赤诚;曾记否,浙东讨田战役的号角响彻云霄,28座碉堡在呐喊中崩塌,上虞古城的解放红旗,成为浙东大地破晓的第一缕曙光。这土地上的每一条溪流,都曾流淌过英雄的热血;每一座山峦,都曾见证过不屈的坚守。
山河不忘,不忘上虞儿女的赤胆忠魂。是崧厦人严洪珠,率领海防大队一中队战士与日寇血战到底,年轻的生命定格成曹娥江畔永恒的丰碑;是章镇人观杰,手握钢枪冲锋在最前线,用生命践行“为民族解放而战”的誓言;是无数无名的上虞儿女,或奔走于救亡前线,或潜伏于敌后战场,或捐粮捐物支援抗战,用平凡的身躯筑起不平凡的长城。他们的名字或许未被所有史书铭记,但他们的精神早已融入上虞的风骨,化作曹娥江不息的浪涛,化作覆卮山挺拔的脊梁。
山河不忘,不忘那段历史给予的精神力量。八十年前,上虞人民用“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的信念,为抗战在浙东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八十年后,这种精神依然是我们前行的动力。它是曹娥江畔产业新城拔地而起时的攻坚克难,是虞南山区共同富裕路上的勇毅探索,是每一个上虞人在岗位上“奋勇争先、创变笃行”的担当。历史的硝烟早已散尽,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勇气,永远是我们跨越风雨、走向复兴的底气。
山河作证,上虞奋进!当我们凝视上虞的每一寸土地,看到的不仅是今日的繁华,更是昨日的荣光;当我们聆听曹娥江的每一声涛响,听见的不仅是时代的节拍,更是胜利的回响。山河不忘,是对历史最庄严的致敬;传承精神,是对未来最坚定的承诺。让我们以山河为证,以民心为向,把伟大抗战精神熔铸于血脉、践行于行动,让“青春之城”上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续写更加壮丽的篇章!
中共绍兴市上虞区委党史研究室 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