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上虞日报

让睡眠成为幸福的享受

日期:09-02
字号:
版面:第04版:健康上虞       上一篇    下一篇

  全媒体记者 刘金平 实习生 邵诗怡 通讯员 蒋立明

  白天犯困提不起精神,晚上数羊数到怀疑人生,你是否也在经历这样的失眠困扰?上虞人民医院睡眠中心启用一周,闻讯前来就诊的失眠患者络绎不绝。

  每个人一生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睡得好不好,已是决定我们生命和生活质量好坏的重要条件,更是影响我们健康及寿命的关键因素,因睡眠问题带来的疾病,被认为是万病之源。

  “很多人认为‘失眠≠病’,实际上睡眠障碍是一种病。”杭州市中医院临床心理科(睡眠医学中心)副主任中医师张金霞认为,睡眠是人的本能。从中医角度来讲,失眠的总纲是阴阳失调,需要通过各种治疗手段,比如认知行为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综合手段,通过调控下丘脑视交叉上核时钟基因,重置睡眠—觉醒转换节点,帮助恢复自主睡眠。

  失眠不是“缺觉”, 而是一种疾病

  很多人以为失眠就是“缺觉”,喝杯牛奶、吃点褪黑素就能解决。其实,睡不着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一位72岁的老人,这天在儿子的陪同下来到睡眠障碍门诊。多年来,失眠让她十分痛苦,吃了安眠药也睡不好。仔细询问病史,老人存在明显的心境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下降等抑郁的核心症状,还有明显的消极念头。

  根据老人的病情,张金霞医生认为她不是单纯的失眠,而是抑郁症。面对这样的病人,单纯使用安眠药物,并不能解决问题。“单纯使用中药治疗也是不现实的,需要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疾病,同时早期使用一些助眠药物,解决患者当下的痛苦,待抑郁症改善,自主睡眠恢复后,再逐渐减停安眠药。”

  张医生表示,病理性因素会引起睡眠障碍。40%以上失眠与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相关;其他如慢性疼痛、甲亢、心脏病贫血等躯体疾病也会引起失眠;还有一些神经系统疾病比如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等也会导致昼夜节律失调。

  除了病理性因素,失眠还与生理性因素等相关。比如,随着年龄的增长,松果体褪黑素分泌量下降,导致早醒性失眠;女性由于雌激素随着月经周期波动,影响GABA受体敏感性,更年期女性因为激素的变化更容易失眠;而一级亲属如父母有失眠史,自身患病风险也会提高3—5倍。

  深夜刷手机、白天靠咖啡续命、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年轻人也逐步加入到失眠大军中,这其中社会行为因素、心理情志因素导致失眠的人更为多见。如有些年轻人作息不规律、有熬夜习惯,导致入睡困难;工作压力与数字设备蓝光暴露,也会引起失眠的发生。

  《内经》说:“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阳气盛,则寤矣。”意即:晚上阳气衰,阴气占主导,就会进入睡眠状态,白天阴气衰减,阳气充盛,就会醒来。而各种病理原因,如情绪失调、久病体虚等,导致人体气血运行失调,阴阳不平衡,就会出现晚上睡不好、白天困倦的情况。

  失眠是一种病。长此以往会影响人的工作、生活状态,更严重的话引发其他疾病。

  失眠了, 要及早找专科医生就医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依然对睡眠影响认识不足,觉得“不要多想就睡着了”“努力就会睡了”“睡不着是不够累”……

  张医生表示,这种观念是错误的。睡眠是一件越努力越糟糕、越关注越糟糕的事情,放松后才会睡着,而不是累了睡着的。比如运动,长期坚持规律的运动,是让身体放松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当天运动累了就会睡着,累了反而会睡不着。长期失眠,又会因睡前担心睡不着造成心理负担,因睡眠不足影响心情,加重失眠,形成恶性循环。

  门诊中,张医生碰到一名39岁的企业高管,因高压工作出现入睡困难。在这名患者看来,睡不好会导致白天没有办法工作,睡不好就会猝死等等。因此,他会想方设法在白天补够睡眠。针对患者实际,张医生通过认知行为调整,联合中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实际上睡眠是补不回来的,越补越糟糕。虽然长期的睡眠缺乏确实会让身体产生各种疾病,但短期睡眠缺乏只是会引起身体不适及精力不足,并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张医生解释,“比如少吃一顿饭,会产生饥饿感,属于生理现象,不会对健康有影响,但若通过补宵夜来解决,长此以往会导致恶性循环,睡眠也一样。”

  在常年的临床过程中,张医生也心痛地看到,很多失眠患者失眠了并不及时就医,而是靠吃保健品或者安眠药来解决,导致效果不理想,且依赖性越来越强。

  “失眠了就要及时治疗。”现实生活中,相当一部分患者失眠了,不是找医生进行评估治疗,而是首选保健品等,比如褪黑素。张医生认为,“这是一种不合理的做法,确实某些睡眠问题的疾病产生与褪黑素相关,褪黑素也被用来解决有些特定的疾病,但并非大众普适的,有些人甚至会出现越治疗睡眠越差的情况。”

  治疗失眠就是使用安眠药?一部分人认为安眠药有依赖性、成瘾性,宁愿痛苦着也不吃。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吃着安眠药就能睡,就这样吃着就行。张医生表示,面对安眠药,“谈虎色变”和“无知无畏”都不可取。正确的做法是找专科医生,选择合适的方式治疗,有需要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服用和正确减药,不可以滥用。

  “还有一些人认为吃了中药就不需要西药,已经吃了西药就不需要中药,实际上中西医结合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疾病,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共同造福患者。”

  面对治疗,很多人想知道“怎样才能让我睡着”,正确的应该是“怎样才能恢复我自己的睡眠功能”。

  除药物治疗外,临床上会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矫正患者错误的信念和行为,树立正确的睡眠信念,核心技术包括睡眠卫生教育、刺激控制疗法、睡眠限制疗法、认知疗法、放松训练、经颅磁刺激治疗以及中医治疗。

  其中,中医治疗根据个体情况辨证论治,比如疏肝理气、健脾祛湿等方法,使人体气血运行顺畅、脏腑功能恢复、阴阳平衡,睡眠自然改善,具体包括针灸、拔罐、耳穴压豆、芳香疗法等。

  睡眠障碍诊治, 让失眠患者也能睡得香

  随着国民睡眠问题日益显现,以及人类对脑科学的探索越来越深入,睡眠单独作为一个学科,日益凸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睡眠医学随之也发展成为一门重要新兴学科。

  上虞人民医院睡眠中心主任马鹏博士介绍,上虞人民医院睡眠障碍诊治中心在各级领导的努力推动下,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技术引领地位。全区首家引入AI睡眠诊断系统,计划引入超低负荷多导睡眠AI系统。该技术可居家监测并实时分析脑电、肌电、眼电、呼吸等多项生理信号,精准捕捉患者夜间血氧饱和度骤降等肉眼无法察觉的异常,精准区别诊断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多种睡眠疾病,就像睡眠医学领域的“福尔摩斯”,能抽丝剥茧地揭开睡眠障碍的真相,从而给予更精准的施治方案。

  资源互补领先。杭州市中医院签约成为上虞人民医院技术指导医院,同时成立张永华名中医工作室,核心内容就是睡眠障碍诊治中心的发展和建设。在中西结合、睡眠医学等领域,张永华教授是省内的开拓者和引领者,尤其是在失眠、焦虑、脾胃肝病的中西诊治方面造诣深厚。杭州市中医院长期派驻睡眠专科团队,通过门诊、会诊、远程指导、协助义诊等方式,解决疑难病症。同时接收上虞人民医院医师进修,培训合格的睡眠专科医生。长期指导进行睡眠科普知识宣教,建立公众正确的睡眠治疗理念。

  多学科协作(MDT)模式成熟。睡眠问题常与心理、神经、呼吸疾病交织在一起。中心采用“神经内科+呼吸科+耳鼻喉科+心理科+中医学”联合诊疗,充分发挥各个学科的优势,为睡眠障碍患者提供一站式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特色技术领先。中心拥有先进的评估系统,从感知觉、思维、情绪、意志行为、睡眠等方面对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进行比较全面的测量。同时,运用失眠认知行为治疗疗法、星状神经节阻滞及埋线术以及中医适宜技术(子午流注针灸法、脏腑点穴法、循经刮痧法)等非药物疗法。杭州市中医院将积极推广八段锦、耳穴压豆、平衡罐、火龙罐等中医适宜技术以及睡眠科团体治疗模式,助力睡眠障碍及其他心身障碍疾病的康复。

  调理失眠就像种花,急不得也乱不得。少熬夜、放宽心,配合科学规范的治疗是关键。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可以更好地理解睡眠,懂得睡眠,睡眠对于所有的人都是一种幸福的享受,而不再是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