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见习记者 钱佳莹) 8月29日,曹娥街道鸿雁社区联合银河社区举办首届全龄友好邻里生活节,丰富的活动让不同年龄段居民共享节日暖意,也为社区“全龄友好”建设写下生动注脚。
活动现场,金婚照拍摄区暖意融融,结婚满20周年及以上的夫妇,在简单化妆、道具映衬下,在镜头前露出微笑。晚上的亲子游园会里,“你比划我猜”“钓彩杯”等积分游戏人气高涨,大人孩子默契配合、笑声不断。“每次参加社区的亲子活动,跟孩子一起玩的时候,生活里那些紧绷的压力不知不觉就减轻了,心里特别舒服。”社区居民俞滟琦笑着说。
鸿雁社区内,“全龄友好”的生动场景随处可见。雁归里街区市集烟火气氤氲,成为年轻人打卡的“网红地”,鸿雁华维托育园内,孩子们的歌声与笑声交织不断,孝德餐厅里,6元三菜一汤的标准化套餐透着“家”的温度。
今年以来,鸿雁社区锚定全区“全龄友好”试点单元建设,持续整合党群服务中心、青春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等15个全龄适配空间,新增2处新就业群体24小时驿站、5个暖心角,搭建“一站式”服务矩阵;联动“圆来邮你”党建联建力量,既解决绿化带侵占、电动车“飞线充电”等18件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又推出“老幼共托”“向阳花亲子团”等120余场便民服务,惠及超2万人次;创新“社区合伙人”共治模式,吸纳35家单位落地“小哥餐厅”“社区托育”等18个共建项目,依托“凉亭议事会”“敲门行动”汇聚民智,实现重点人群安全监护服务全覆盖,多维度构建起全域友好格局。
如今,“处处是友好场景,人人是友好使者”的氛围在鸿雁社区日渐浓厚。随着服务空间、细节持续升级,社区正从“一时之美”迈向“常来常新”,让“全龄友好”从抽象概念,落到居民可触可感的生活里。
“我们会继续深耕‘全龄友好’,既要做好现有15个全龄空间的‘精细活’,在党群服务中心增设更多互动体验类活动,又要拓展服务覆盖面,既聚焦‘一老一小’,也关照新就业群体、青年等更多人群需求。同时激活‘社区合伙人’机制,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孵化更多像‘小哥餐厅’这样的优质项目,让友好成为社区生活的日常底色。”鸿雁社区党委书记朱坚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