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上虞日报

“抗战经历,是我一生最珍贵记忆”

日期:09-01
字号:
版面:第01版:一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全媒体记者 蔚香

  8月29日,99岁高龄的上虞籍抗战老兵董坚在家人陪同下,重返故乡上浦镇渔家渡村访问。这位曾为浙东抗日游击战争默默奉献的地下党员,脚步缓缓踏过青石板路,来到修葺整齐的渔家渡村红色纪念馆,凝视着展墙上泛黄的历史照片,尘封的记被激活——向在场的人讲述过去传递情报、在祠堂阁楼里宣读入党誓词的情节。他说:“今天回到渔家渡村,非常开心。”

  董坚生于渔家渡村董氏望族,其家族世代以农耕、茶桑为业,兼通中草药,坐堂行医,清光绪年间更因医德高尚获御赐“继善堂”匾额。1917年,族中子弟董灿生考入绍兴浙江第五师范学校,加入学联并任会长。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组织“越州宣讲团”,带领同学走上街头,宣传抵制日货,以振中国人的骨气。1930年初,董灿生意识到教育救国的重要性,决定在家乡办学校。他卖掉自家4.5亩良田凑资金,砍伐自家山上树木,做课桌、板凳、黑板,并征得董氏族长同意,在董家大祠堂创办董氏中心小学,董氏子女无论贫富都能上学读书。

  正是这所承载着新思想的学堂,成为浙东革命的红色摇篮之一。后来,袁啸吟、钱友甫、陈苏亚、钟少白(女)等青年接受党组织派遣,陆续来到学校。这些教师以教书作掩护,从事地下党工作。1941年2月,中共渔家渡小学支部在董家大祠堂内成立,该支部通过举办农民夜校,帮助农民学习文化,向当地农民宣传抗日和“二五”减租减息,同时对开明士绅进行统战工作,争取他们抗日。同时在校内的古戏台上,组织学生演出抗日宣传戏,如《放下你的鞭子》《兄妹开荒》等。因此,1995年,上虞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渔家渡村为革命老区村,2021年7月绍兴市民政局批复为革命老区村。

  青少年时期目睹日寇侵华暴行的董坚,于1938年在绍兴稽东学校读书时加入王匡领导的政工队少年营,以演讲、话剧等形式唤醒民众抗日意识。1941年春季,他在渔家渡小学后进楼阁中秘密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袁啸吟书记的单线情报员。在袁啸吟被敌人抓捕后,董灿生与董坚、地下交通员董雅琴等四处奔波,冒着危险积极参加营救。这段惊心动魄的经历,成为他一生最珍贵的记忆。如今,站在保存完整的红色纪念馆前,那些峥嵘岁月似乎在暮年英雄的眼眸中重新闪耀。

  据悉,为赓续红色血脉,上浦镇将计划特邀著名作家袁敏深入采风,以袁啸吟、董灿生、董坚等真实人物为原型,撰写反映浙东抗日根据地的长篇小说,同时将依托渔家渡村红色纪念馆等实景线路,打造红色文化基地,联合高校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