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朱克斐) 8月28日,绍兴市林下经济发展促增收对接活动在我区陈溪乡举行。来自全市相关部门、34个乡镇及采购主体等单位代表,实地考察陈溪乡小陈岙村的“溪隐中草药”种植基地和太平山村的“黄精共富工坊”, 共谋林业增效与农民增收新举措。
考察人员深入竹林察看三叶青的长势,详细了解种植技术与经营模式,并对林药复合系统表示高度认可。在太平山村工坊,大家现场品尝经“九蒸九晒”的传统黄精产品,观摩清洗、蒸制、摊晒等初加工流程,体验从林地到产品的绿色产业链。
据悉,陈溪乡农业、林业资源丰富,林地面积逾4.2万亩,以毛竹林、板栗林和茶叶为主,部分种植青梅、樱桃、猕猴桃等水果,森林蓄积量为6.55万立方米,覆盖率超过80%。近年来,该乡将发展林下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以太平山村为先行示范点,探索“村集体+强村公司+农户”的乡村运营模式,种植黄精45万株,面积达1200亩,带动当地村民40余人就业,2024年黄精产品销售额突破200多万元。
今年以来,陈溪乡全域铺开中草药种植,小陈岙村种植100亩三叶青、铁皮石斛、百合等中草药,干溪村种植50亩浙贝母、乌药等中草药,两村已实现市场化运营,陈家岙村、虹溪村、陈溪村等种植白芨共约150亩,新增种植总面积超300亩,按照当前中草药市场价测算,可实现产值超2000万元。
现场观摩后,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专家分别就全省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省级政策(项目)情况、适宜绍兴市发展的林下作物品种及关键技术要点进行专题授课。
对接活动中,来自柯桥区平水镇、上虞区陈溪乡、诸暨市五泄镇、嵊州市谷来镇、新昌县沙溪镇等乡镇代表依次介绍资源禀赋与发展规划;浙江震元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峪道地药材有限公司、浙江丰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相关主体介绍采购及合作需求;绍兴市农业农村局还对《关于发展林下经济促进山区农民增收的若干政策(征求意见稿)》进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