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孙昭
夏日炎炎,温情不减。8月19日,梁湖街道再度开启便民服务“盛宴”——孝德乐龄中心联合街道社工站、助联体,携“乐龄大巴下村行”走进任庄村;街道平安法治办同步联动多办线、站所,以“乐龄梁银”爱心集市为依托,在任庄村文化礼堂与云澜府小区设点宣传。
两场活动同频共振,不仅为辖区群众带去多元服务,更标志着街道“每月19日便民服务”机制的持续深化,让贴心关怀成为群众生活中的“固定温暖”。
作为街道基层便民服务的“移动枢纽”,梁湖街道“乐龄大巴”每次出发都承载着资源整合的巧思与为民服务的诚意。在任庄村活动现场,大巴解锁的服务矩阵精准匹配村民需求:义诊摊位前,医护人员细致地为老人测量血压、解答健康困惑,手把手指导“医呼平台”操作流程,将专业医疗保障转化为触手可及的便利;理发区域,志愿者手势娴熟,短短10余分钟,老人们的发型变得清爽利落,精神风貌也随之焕新;家电维修区域,维修师傅俯身拆解、逐项排查,伴随着螺丝刀的转动声,故障电器“重获新生”。
活动现场更涌动着烟火暖意——刚出炉的米胖裹挟着谷物香气弥漫全场,成为老人们青睐的“暖心小食”;义卖区域人气高涨,村民们在挑选物品的过程中,传递着邻里互助的善意;旧物置换、垃圾分类宣传专区前,志愿者用通俗语言解读环保政策,结合实物演示教大家区分可回收物与其他垃圾,引导绿色生活理念融入日常。“每个月19号就盼着这活动!理发、修家电不用跑远路,还能换实用东西,太贴心了!”村民王阿姨拿着修好的电饭煲笑着称赞道。
同一时段,街道平安法治办打破传统宣传“单点辐射”局限,创新打造的“双阵地平安宣传”活动同步推进。任庄村文化礼堂与云澜府小区两个点位各有侧重:展板上,禁毒、反诈、反邪教案例以图文结合形式呈现,直观揭露风险隐患;志愿者们结合近期典型案例,用“拉家常”的方式拆解诈骗套路、剖析邪教危害,还设计互动问答环节,通过“提问—解答—延伸”的模式调动群众参与热情,让安全知识在轻松互动中入脑入心,筑牢群众防范意识防线。
据了解,梁湖街道将每月19日定为“便民服务日”,并构建起“乐龄大巴+爱心集市”的特色服务模式:“乐龄大巴”聚焦老年群体需求,将理发、维修、义诊等服务送进村社角落;“爱心集市”联动平安法治建设,让安全知识融入日常便民场景。这种“便民+宣传”的双轨模式,不仅打破传统服务边界,更将养老保障、公益爱心与平安法治建设深度融合,让服务更“接地气”,让关怀更“暖人心”。
“乐龄大巴下村行”活动有效打破了传统服务边界,将养老便民服务与平安建设、爱心公益事业深度融合,是深耕社区养老服务、践行公益理念的生动实践。下一步,梁湖街道“乐龄大巴”将持续发车,把更丰富、更贴心的服务送到更多村落,让“乐龄大巴”成为基层幸福生活的“移动堡垒”,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在家门口感受到基层服务的温度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