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时地空搜寻,警方成功救回受伤老人
日期:08-28
本报讯 (记者 孙海燕 叶圣一 通讯员 潘梦莎) 8月20日晚7时许,东关派出所的报警电话骤然响起,打破了傍晚的宁静。电话那头,传来老人家属焦急的声音:79岁的老人傍晚如常出门干农活,可直到天色全黑,始终未见回家身影,家属四处寻找无果,无奈之下只能向警方紧急求助。
接警后,值班民警立即调取老人可能途经路线的周边监控,监控画面捕捉到老人最后的行踪——在南横江村附近的乡间小路出现后,身影便彻底从镜头中消失。“老人年纪大,又值夜晚,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民警心中警铃大作,当即会同家属火速赶赴南横江村展开搜寻。
当搜寻队伍抵达村旁田间时,一幕让人揪心的场景映入眼帘:一条田沟里,老人的电动车歪斜着翻倒在地,车身旁的泥土上,几处暗红血迹格外刺眼,可老人却不见踪影。“看到血迹的那一刻,所有人的心都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大家都不敢往下想。”事后,参与搜救的民警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难掩紧张。
情况紧急,值班民警第一时间向上级请求支援,巡特警大队警犬中队与无人机警航中队迅速增援至现场搜救。夜色中,无人机的热成像镜头如同“千里眼”,缓缓扫过成片的稻田、交错的田埂,屏幕上,每一个热源信号都被仔细排查,生怕错过任何蛛丝马迹。警犬闻嗅老人血迹和衣物后,随即箭一般窜入田间,循着气味轨迹一路追踪。东关派出所全所可用警力与家属兵分两路,展开地毯式搜索。
黑夜中,手电光束在田间交错闪烁,“老人家!您在哪儿?”的呼喊声此起彼伏。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每多耽搁一秒,老人面临的风险就增加一分。搜寻人员的脚步不停,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在无人机热成像仪的精准辅助下,搜救范围不断缩小。
当晚11时许,当搜寻队伍排查至村外一条偏僻小道时,特警莫毅挺突然发现,前方不远处的路边,一个佝偻的身影正踉跄着缓慢行走。“在那儿!”莫毅挺激动地大喊,立即快步上前。走近后确认,正是走失的七旬老人!此时老人头部仍在渗血,脸上沾满泥土,意识已有些模糊,民警迅速联系家属。
“太感谢你们了!要是再晚一点找到,我们真不敢想后果……”见到老人平安无恙,家属激动地连连道谢。随后,老人被送往医院接受检查和包扎,目前身体已无大碍。
经后续了解,当天老人干完农活后骑车回家途中,不慎连人带车跌入田沟,头部撞击到沟边石块受伤。受伤后,老人因疼痛与眩晕迷失方向,只能漫无目的地行走,中途又因体力不支倒在田里,醒来后又强撑着继续前行,所幸警方及时组织搜救,最终化险为夷。
警方提醒,老年人外出时,家属尽量陪同前往;若需单独外出,建议为老人随身携带写有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的卡片,或配备电子定位设备。一旦发现老人走失,应第一时间报警,并向警方提供老人近期照片、穿着特征、常去地点等信息,为搜救争取宝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