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上虞日报

为谱写“青春之城”新篇章贡献教体力量

日期:08-26
字号:
版面:第04版:教育       上一篇    下一篇

  本版统筹:王诗琦 文字整理:楼丽君 图片:戚罗燕

  编者按

  8月20日至22日,我区举办暑期教体系统干部教育培训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升办学治校能力,推进教育体育高质量发展,确保新学年教体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来自全区教体系统的500余名领导干部参加培训。

  教育是民生,也是战略。在每年新学期来临前举办培训班已成为我区教体系统一项既定已久的良好传统,通过专题授课、主题讲座、案例研讨等形式,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教体干部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与会人员围绕本次培训班精神谈感受、讲体会、话落实,切实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传承弘扬“与时俱进”教育精神,做强品质“活教育”品牌,走好上虞“教育共富”之路,为谱写“青春之城”新篇章贡献更多教体力量。

  以人工智能为翼 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电教馆

  当下,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加速演变。早在2022年,电教馆就谋划实施中小学人工智能普及教育,至2024年,已为全区中小学统一配备3000余套人工智能学习套件,确保各学段信息技术教材中人工智能内容学习全开出。

  电教馆还同步推进重点学校培育,参加省市各级试点建设,近三年来,我区创成省第二批“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区,全区有5所学校列入省人工智能试点校,3所学校列入绍兴市首批人工智能试点校,确立18所区级试点校。2024年,全区共有110余人次在省市级人工智能项目比赛中获奖,上虞中学智能博物项目斩获国赛一等奖。

  “人工智能+教育”是时代要求完成的“创新卷”和“必答题”,既要承题,也要破题。电教馆将协同职能科室谋划制定全区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方案,聚焦培训赋能和底部抬升,完善课程建设,做好强师文章。协同区教体局党建室(人事科)、教师发展中心实施“人工智能强师行动”,探索将人工智能素养培训纳入教师培训计划,组建一支人工智能“种子”教师团队,做好普及和提升两类培训。联合区教体局普教科、职成科等研究确定各学段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基本课时和课程内容,并将人工智能研学实践纳入课程体系建设,谋划新增人工智能学习空间,填补“AI实践、协作创新”等功能,争取3年内实现全区中小学每校拥有1间人工智能科创实验室的最低保障,奋力交出“普及人工智能通识教育”高分答卷。

  提质赋能强内涵 服务区域促发展

  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025年,是上虞区职业中专建校4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回首来路,需踏浪逐“高”,提升办学质量,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新学年、新起点,区职业中专将牢牢把握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以办有品质的职业教育为目标导向,强管理、提质量、优服务、创特色,合力争创全国优质示范职业学校,持续擦亮上虞职业教育品牌。

  聚焦教育教学核心环节,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打造“党建引领,三位一体,创新融合”育人模式,实施“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双提升行动计划,推动“岗课赛证”一体化教学改革,构建“技能水平+数字素养+职业发展”多维评价模型,强化学生技能培养,确保在全国学生技能竞赛中多点开花。

  主动对接区域发展需求,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效能。借上虞职教园区建设东风,推进“上虞工匠学院”建设,为企业职工提供更优质的技能培训,提升企业职工整体素质。精准对接上虞“4+4”现代产业需求,加快智能制造、低空经济等专业群建设,做大做强无人机操控与维护等现代专业,为上虞现代化制造业发展提供更多人力支撑。

  坚持引育并举德能并重,打造高水平、专业化、创新型职教“金师”队伍。充分发挥“名优教师”在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推进“企业工程师—学校教师”双向流动制度,打造一支既懂技术又懂教学的高水平“双师型”职教队伍。

  全力打造有品质的 现代化乡村学校

  小越中学

  “办有品质的现代化乡村学校”,是小越中学历任校长传承下来的使命。小越中学不断深化“晓真越和”党建品牌与“真·和”办学理念融合,推进“四个三”建设,即“三真、三和、三进、三有”:追求真心、真诚、真实的品质,营造和睦、和美、和谐的校园氛围,通过“党建进学习、党建进运动、党建进生活”三进活动,培养“有信念、有修养、有作为”三有师生。

  学校发展,人是第一要素。小越中学一贯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成立青年教师成长联盟,培养出多位区青年岗位能手、教坛新秀等优秀教师,荣获2024年度教体系统“优秀青年学习小组”称号。学校通过举办校园教科节活动,以同课异构、理论研讨、精准教学等形式,助推教师教科研业务能力提升。去年来,全校教师有158人次参与各级各类竞赛并获奖,其中6人获区优质课一等奖,6人获区教师专业素养测试大赛特等奖,15人次获区级以上论文一等奖,23人次在区级以上课题立项、结题。

  教学质量是立校之本,直面生源现实,小越中学始终秉持不放弃、不“躺平”信念,坚持“五育融合”,构建“低进高出、多元发展”人才培养体系。学校连续4年获绍兴市中学生军体操一等奖,校棒球队连续3年荣获浙江省青少年棒球锦标赛冠军,30多名队员获评国家一级、二级运动员。

  奋力谱写伞城基础教育新篇章

  崧厦街道教育党委

  崧厦街道现有中小学、幼儿园7所,在校学生(幼儿)近7500人,街道全体教育工作者坚持问题导向、从严治教、长期主义,奋力谱写伞城基础教育新篇章。

  家校社协同育人,做好结合与协同文章,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广泛更持续的支持力。一方面,严于“师德”、严于“教学”、严于“管理”、严于“学风”,将从严治教落脚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从文化性与实践性相融合,开放性与规范性相结合,个体与群体相协调,内化与外化相促进等多方面入手,突破传统教育中主体分离、资源割裂等局限,努力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教育合力,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

  教育是一件打基础立长远的事。崧厦街道教育党委坚持以学生和教师的终身发展与幸福为本,着眼学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追求超越周期的内在价值提升,引领街道全体教育工作者将长期主义转化为实际行动,制定并坚守内涵发展规划,培育薪火相传的校园文化,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培养终身成长型教师,在岁月沉淀中焕发出有生命力的教育魅力。

  坚守教育初心 办人民满意教育

  华维文澜中学

  办学体制的转型不是简单的身份转换,而是对办学方向、责任担当的全面重塑。华维文澜中学积极顺应体制转型和发展新要求,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凝心聚力抓好治理各环节。

  全校教体职工坚守育人初心,以制度建设为抓手,重构管理体系,以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维护教育公信力。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争做新时期上虞“大先生”,夯实质量根基。深化课程改革,完善校本课程体系,推动“五育并举”落地见效,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适合的发展。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创设平台,倾听群众诉求,让“沟通”零距离、心贴心,凝聚教育共识,服务教育发展大局。

  作为转型后的学校,华维文澜中学全体教育工作者既是教育改革的亲历者,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践行者,让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合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践行“十项规定” 完善教育生态

  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2025学年,在小学段入学人数大盘下行的宏观背景下,实小教育集团三个校区的规模依然持续扩张,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近期,《关于推进我区教体系统从严治教的十项规定》的发布,进一步明晰基层教育治理的底线规范。实小教育集团将从“外”向“内”强学习,由“表”及“里”强研讨,瞻“前”顾“后”强干预,深化“十项规定”常态化落实。

  一方面,实小教育集团将利用暑期师德主题教育契机,组织一次全面动员、全员宣讲、全文研读,让全体教育工作者充分领会《十项规定》出台的现实背景,并对照自身教育行为习惯进行审视,有则改进,无则加勉,为新学年工作精准定调。

  另一方面,实小教育集团作为省市区多项教改的试点校,将创设机会、搭建平台,加强专题研讨,帮助教师们深层把握《十项规定》的行动要义。同步做好“预防性”“前置性”“系统性”“春风化雨”等工作,结合集团工作线组建常态视导组,发现苗头及时干预,持续完善教育生态。

  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百官样板

  百官街道中心幼儿园

  百官街道中心幼儿园于2021年开启集团化发展之路,随着集团园区体量增加,如何加快建设一支高质量管理团队成为必答题。

  大局领航小处落子。百官街道中心幼儿园将园区工作与集团整体工作统一,局部条线工作与大局方向统一,通过学习研修赋能,构建管理学习共同体,从“政治视野、教育视野、管理视野”三大维度导学推动,打造团队的学习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和创新意识“五识”大格局观。

  理线调弦同频共振。梳理幼儿园发展思路、团队发展、行政管理、奖惩制度等,形成统一工作目标意识,调理团队内部协调协作,努力锻造一支“统而导之、引而行之”高质量管理团队,为我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百官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