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贺陶) 近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叶海萍老师走进颐养东关残疾人之家,为全体庇护人员开展心理辅导,这标志着恩宝幸福家园“走出家门”社区残疾人赋能项目心理咨询服务正式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
当天下午,心理咨询课堂内其乐融融。叶海萍老师通过专业的心理疏导技巧,帮助在场庇护人员缓解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一位参与活动的庇护人员表示。
据了解,该项目由恩宝幸福家园资助、颐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具体实施,专注于为残疾人提供“心理支持、社交赋能、职业培训”等综合性服务。截至目前,项目已累计服务160余人次。此次在东关街道落地的心理咨询室是项目的关键环节之一,未来将作为固定服务点,每周开展一次心理咨询服务,包括一对一咨询、团体辅导、心理健康讲座等多种形式。
“我们希望通过‘走出家门’项目,不仅让残疾人‘走出来’,更让他们‘融进去’。”项目负责人表示,心理咨询室只是一个起点,未来还将推出更多支持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担任此次心理辅导的叶海萍老师是浙江大学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自2007年起担任上虞区人武部征兵心理检测专家,2021年入选上虞区健康浙江行动专家委员会,2022年受聘为“浙里心晴”心理专家,累计咨询案例超过500例。
该项目的实施,标志着上虞区在残疾人心理关怀服务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未来,项目将通过持续的心理健康服务,帮助残疾人缓解焦虑情绪,提升社会适应能力,真正实现从“走出家门”到“融入社会”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