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上虞日报

26名浙大学子深入我区开展社会实践

日期:08-22
字号:
版面:第01版:一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 (记者 冯洁娜 通讯员 顾贾能) 这个暑假,青春的热潮涌动在虞舜大地,浙江大学“黄土地计划”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上虞完成了为期一个月的基层实践锻炼。26名浙大学子深入我区17个部门单位和乡镇街道,以青春智慧为上虞发展添砖加瓦,也让“青春之城”成为吸引青年才俊的强大磁场。

  据介绍,浙江大学“黄土地计划”已开展20年,累计组织2800余名浙大学生赴各地县乡基层政务实习和创新创业调研实践。今年,350余名学员奔赴浙江省15个县(市、区),其中上虞团是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黄土地计划”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第三次走进上虞。

  为确保实践活动与城市发展需求精准对接,区委组织部提前布局,深入了解26名学员的专业背景与实践诉求,精心匹配实践岗位,涵盖基层治理、项目建设、文化宣传等重点领域。同时,创新推行三级导师帮带制度,邀请区四套班子领导、接收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相关领导干部,分别担任实践指导老师、基层实践指导老师和调研指导老师。从课题选择到调研方法,导师们倾囊相授,助力学员迅速找到基层工作的切入点,让青年在实践中快速成长,也让上虞成为青年成长的理想摇篮。

  作为浙大老校长竺可桢、校歌创始人马一浮的故乡,我区在企业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方面与浙大深度融合、携手共进。实践期间,区委组织部精心制定社会实践活动工作手册,明确“六个一”活动细则和“五个一”寻访要求,指导学员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选定课题下沉调研,在一线察实情、练本领。截至目前,已组织开展书记讲堂、选调生经验分享会、城市漫游、文化溯源等活动20余场,不仅让学员直观领略上虞的发展脉络,更帮助他们快速适应并融入上虞,感受上虞独特的创新氛围和人文魅力。

  浙江大学建筑系硕士研究生王陈远感慨道,在上虞这座充满创新活力的城市里,历史痕迹与现代发展能够完美融合,为他的学术研究提供了灵感。同样,法学专业学生叶越在区司法局参与人民调解、普法宣传后深有感触:“基层法治不是书本上的条文,而是化解矛盾时的将心比心。过去我接触的实践只有‘模拟法庭’,如今坐在工位上,才真切感受到身份的转变。”在上虞的基层实践中,青年学子们真正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实现了从校园到社会的华丽转身。

  在岭南乡覆卮村,同学们为留守老人举办集体生日宴,用行动传递温暖,展现了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感;在百官街道半山社区,调研组深入学习“社区合伙人”模式,探索青创力量推动老城更新的路径,为上虞的城市更新注入青春智慧;在百官街道南丰社区的防诈骗宣讲中,同学们以生动视频还原诈骗场景,帮助老人筑牢“钱袋子”防线;走访晶盛机电、新和成等企业时,一系列高科技产品让同学们直呼“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更激发了他们在上虞这片创新热土上大展身手的决心。

  为保障实践活动有序推进,我区还建立了“双联络员”跟踪管理机制,由区委组织部指定专人全程对接,各接收单位明确分管领导协同负责,定期开展实践推进会、导师交流会,实时掌握学员动态,协调解决学员诉求及过程问题。这一系列举措,不仅让青年学子在上虞的实践之路更加顺畅,更彰显了上虞对青年人才的重视与关怀。学生们纷纷表示,从课堂到田野,从理论到实干,上虞让他们深入了解基层、服务基层,也让他们看到了这座“青春之城”无限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