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王华伟 俞洁
在舟山市岱山县西北的海域,有一个形如大鲨鱼的岛屿,这就是大鱼山岛。抗日战争时期被誉为“海岛狼牙山之战”的大鱼山血战就发生在这里,这次战斗在浙东新四军抗战史上留下了独特而又光辉的一页。岛上矗立着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上面镌刻着42位英雄的名字,排在首位的就是上虞籍英烈严洪珠。
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到来之际,记者来到严洪珠烈士出生地崧厦街道严巷头村采访。在当地称旗杆台门的严洪珠烈士故居内,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员王吉祥向记者介绍,故居由前后五进、两侧厢房及南北跨院组成。北跨院已毁于火灾,南跨院大部分已改建。王吉祥说,严洪珠,原名严鸿翥,1923年出生于严巷头村。1939年,他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加入上虞县抗日战时政治工作队,积极从事抗日救亡工作。1940年4月,严洪珠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6月,严洪珠经党组织安排打入上虞县青年服务队,任区中队指导员,在隐蔽战线为党工作。1941年,他又赴苏北参加新四军六师十八旅教导队学习,结业后被分配到浙东三北姚海地区自卫大队(后整编为海防大队一中队)任指导员。在海防大队,他带领战士们在沿海地区开展游击战,保卫家乡土地。
王吉祥向记者介绍,无论是在抗日战时政治工作队和打入上虞县青年服务队,还是在海防大队,严洪珠的工作都极为出色,他善于动员和组织群众,使部队与当地百姓建立了深厚的鱼水情。他领导中队在打击日伪军的战斗中屡获胜利。他所在海防大队是浙东抗日战场一支重要力量。
1944年8月25日,舟山大鱼山岛,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激烈打响。500余名日伪军凭借优势兵力和先进武器对岛屿发起猛攻,企图一举消灭岛上的抗日武装。严洪珠所在的中队面临巨大压力,但他毫无畏惧,带领战士们顽强抵抗。在弹药匮乏、援军未至的危急时刻,他依然坚守阵地,以少敌多,打退敌人的多次进攻。
严洪珠的侄子严毓林告诉记者,当时这场战斗相当惨烈。全体指战员勇敢杀敌,把日寇全部打下去,最后弹尽粮绝,寡不敌众。严洪珠身负重伤,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也不忘从挎包里取出所有的绝密文件烧毁。
据史料记载,当时大鱼山岛有3个阵地,严洪珠负责指挥其中的打旗岗阵地。在战斗间隙,严洪珠告诫同志们:“我们要做光荣的革命者,不要做俘虏,要留一颗子弹给自己,为革命流尽最后一滴血。”最后,严洪珠指挥坚守的阵地上只剩下他和另外3名战士。他果断命令其他战士撤退,自己则留了下来,用生命守护阵地。阵地上弹尽援绝时,严洪珠用最后一颗子弹壮烈自殉!
这场被誉为“海岛狼牙山之战”的惨烈血战,即使在今天听来,依然让人热血澎湃。这场撼海震波、激荡着浙东儿女血性的血战,在重创日寇嚣张气焰的同时,也开创了我军海岛作战的先例。
严洪珠,这位上虞的海岛忠魂,他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