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上虞日报

泪 洒 罗 布 泊

日期:08-15
字号:
版面:第04版:白马湖       上一篇    下一篇

  刘育平

  我出身在书香门第,父母亲都是校长。母亲说我是躺在书堆里喂养的,父亲说我是闻着书香长大的。儿时我常读《阿凡提的故事》,6岁就会吟唱《新疆是个好地方》。2002年金秋,应《中国摄影报》社之邀,我欣然踏上了“新疆摄影万里行”征程,与来自全国各地的22名摄影家一起,跋山涉水天山南北,风餐露宿大漠孤烟,半个多月马不停蹄,最后一站抵达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下榻胡杨林旅社。

  晚上当地影友为我们设宴洗尘,期间尉犁县影协领导致辞,他说,我举和田美玉杯,盛新疆葡萄酒,向来自祖国各地的摄影同仁致以崇高的敬意,罗布泊的胡杨张开双臂欢迎你们! 明天我将充当向导,带领你们挺进罗布泊。他又说,朋友们,罗布泊摄影资源丰富,胡杨树千姿百态,奇特风光常常令人流连忘返,但是此地环境凶险,充满未知与挑战,有史以来上演了无数令人震惊的悲剧,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这里失踪,民间探险家余纯顺在这里遇难,故罗布泊人称“死亡之海”、“魔鬼之湖”。大家进入罗布泊拍照,千万不可迷失方向,极度严寒、缺水缺粮及野狼袭击……迷路就意味着死亡。

  第二天,东方刚泛白,我们便告别尉犁县城驱车上路。车队由北京吉普开路,依维柯中巴居中,丰田越野断后。不一会路况开始变差,周边环境越来越荒凉。坑坑洼洼的土路扬起漫天灰尘,车辆连续的剧烈震荡和摇晃,影友开始感到极度不适,有的昏昏欲睡,有的哇哇呕吐。车子不知开了多少时辰,终于嘎然一声,停靠在一处胡杨林中。下车后,一派热闹的场面令我们感动不已:我们看到尉犁县的一群影友早捷足先行,忙忙碌碌地在为我们搭建着大本营,有的在支撑帐篷,有的在垒砌锅灶,有的在搬运水罐……忙得不亦乐乎。

  我迫不及待地登上一小山坡观望,顿觉热血沸腾。啊! 蓝天白云下,映入眼帘的,尽是无垠的胡杨枯树,成千上万的古老活化石顽强地挺立着,奇形怪状、姿态万千:有的如济公拜佛、有的像情侣抱拥、有的若天狗吠日、有的似饿狼扑食、有的直指苍芎、有的弯曲盘旋……这时我们领队大声宣布,同志们! 这就是罗布泊摄影基地,方圆百里无人烟,我们进入拍照一定要三五成群,互相照应。注意,下午7时前必须返回大本营,回程时认准正北方向。现在是上午11时,太阳在正南方向,出发!

  我相约与广东的老张和小马组团,3位影友分别背着长枪短炮,一头扑进神秘的胡杨林。从事摄影生涯几十载,从没今天如此兴奋过。我端着佳能相机上蹿下跳,东奔西走,对准“济公”“天狗”“情侣”“饿狼”……喀嚓喀嚓按下快门。一忽儿换上16广角,一忽儿套上200长焦;摄了大场景,又摄大特写;时而仰摄,时而俯拍,时而单幅慢拍,时而高速连拍;拍得畅快淋漓,拍得心花怒放,拍得忘记了时辰,拍得远离了影友,拍得“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不知不觉拍完了十多只彩卷。

  我累了,不远处有棵歪脖子胡杨树,地面较平坦,便过去踩平一丛芦苇当软垫,一屁股坐下。我跷着二郎腿,啃了几口馕,又喝了几口水,感到自己活得有意思,比神仙要惬意。不一会,我看了看表,快下午6点了,该回去了。我首先辨认夕阳西下的方向,然而怪事发生了,这时的整个天空一片惨白,没有一丝落霞的迹象。我赶紧取出指北针,谁知二根指针滴溜溜地瞎转,像发神经一样。早听说过罗布泊磁场紊乱,指北针会失灵,今天果然应验了。

  我有点恐慌起来,赶紧把照相设备装入摄影包背上,拉开金属三脚架防备野狼袭击。凭记忆,凭感觉,踩着长满罗布麻、芨芨草、梭梭柴和骆驼刺的盐碱地,鼓足劲朝着北方一路小跑。走了不知多少路,爬过不知多少坡,累得大汗淋漓,全身内衣湿透,只得停下脚步喘喘气。环视周边,这时我感到有点不对劲,此地似曾相识,仔细一看,大吃一惊:那颗歪脖子胡杨又在眼前,那丛被我坐压过的芦苇就在脚下。原来刚才我冒冒失失赶路,60多分钟,行程至少十多千米,鬼使神差,转了一个大圆圈,又回到原地。我一阵抖颤,天哪! 这不是农村传说中的“鬼打墙”吗?

  “迷路就意味着死亡,严寒、缺水缺粮及野狼袭击……”,新疆同仁的叮咛似霹雳在我脑海炸响。罗布泊静得那么恐怖,胡杨枯木的剪影现在似狰狞鬼怪,令人毛骨悚然。我感到脑袋一片空白,心跳加快,两腿一软,跌倒在歪脖子胡杨树下。查看手机,没有一丝信号,电池符号忽闪着,宣告电量将耗尽。时间已近晚上8点,我喝光了最后的几滴水,死神正一步一步向我逼近。 

  我想起万里之遥温暖的家,似看到曹娥江畔的万家灯火,年迈的父母正在屈指算计着游子的归程;操劳的妻子尚在浆洗衣物;年幼的孩子正在灯下书写作业……而我呢,远隔万水千山,迷路在罗布泊,面临冻死或渴死,或惨遭饿狼啃噬,瞬间变成一堆白骨……本以为自己人到中年,勤奋耕耘会厚积薄发,报效祖国将大展宏图,谁知壮志未酬人先亡,想到此不由热泪盈眶。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而我已到伤心处,不禁鼻子一酸,扑哧哧,一连串泪水跌落在干枯的芦苇丛中。

  呜呜呜,一阵寒风刮来,冻得我直打哆嗦,瞬间吹醒了我的头脑。我记得以前读过一本京剧剧本,其中一段英雄的唱腔记忆犹新:“危难中要沉着冷静,靠智慧才能绝处逢生……”毛泽东他老人家也曾经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我应该振作起来,弘扬大漠英雄“三个千年不倒”的胡杨精神,靠智慧战胜逆境,化险为夷。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静下心来,开始琢磨正确辨别方向的办法。蓦地,我想起一本书,那是少年时期阅读过的一本科普读物,记得书名为《自然界辨别方向》。书内讲到人在旷野,有10种办法可辨别方向:一是日月星辰;二是动物习性;三是建筑民居;四是植物树冠;五是地形地貌……等等。其中叙述《植物树冠》一节大意为:植物通常都有趋光性,朝南的一侧枝叶接收的阳光多,光合作用强,树冠会长成枝繁叶茂。反之,朝北的一侧就会凋零逊色得多。此外,树干也可帮助辨别方向:南面树皮较整齐有序,而朝北面则粗劣毛糙,根部还或许会附生藓苔……

  我一跃而起,仔细观察周边的胡杨树。果然,每棵树冠基本都有方向性,枝叶生机盎然的一侧,都是朝南方向,而北面一侧,明显见得稀疏衰弱。我再走近歪脖子胡杨树,细细察看它的树皮,果然也是:南半边的长得规整完美,而朝北面则相对秃落残损,这是北方风刀霜剑严重摧残的结果。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自然界辨别方向》帮我辨别了东西南北,认真读书为倦鸟归巢指明了正确航向。

  告别了歪脖子胡杨树,朝着正北方向,我撒开大步一路飞奔。谁知晓,返途中我竟有了意外收获,天上掉下了馅饼,在骆驼刺丛中我拾到了黄色的、绿色的两个小纸盒,嘿,这些小玩意我最熟悉不过了,这是美国柯达和日本富士彩色胶卷,是我亲爱的队友们在创作采风中不慎失落的宝贝。不会错,下午大家就在这一带活动,我的归程没有偏航。大概再走了半个多小时,翻过了最后一个小山坡,我望到了一堆熊熊的篝火,闻到了扑鼻的烤全羊香味。我大声呼喊着我回来了,队友们正焦急万分派出人员四处找我,在大家雀跃欢呼和热烈拥抱中,扑哧哧,我再次流下了欣喜激动的泪水。

  什么叫“开卷有益”? 何谓“书中自有黄金屋”? 经历了“泪洒罗布泊”的生死磨砺,我才真正感悟到其深刻的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