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韵风华·红色记忆”艺术展精彩亮相
日期:08-15
本报讯 (通讯员 徐佳 记者 何静媛) 8月12日上午,文化特派员在行动——“吕韵风华·红色记忆”艺术展在崧厦街道吕家埠村文化礼堂拉开帷幕。省、市社科联相关负责人,以及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授等参加。
本次展览集中呈现了24幅融合红色历史、非遗技艺与现代艺术表达的卷轴长卷。展览现场,众多村民驻足观赏,深受感染。村民吕先生说:“这些作品让我们重温了峥嵘岁月,深刻感受到革命精神的伟大,激励着我们将其代代相传。”
据悉,这批作品是文化特派员联合浙江树人学院共同实施的“红脉启新·吕家埠文化传承志愿服务项目”阶段性成果,也是该团队成功入选2025年“浙哲共富行·青年社科志愿惠民乡村”项目的生动实践。
2024年6月,浙江树人学院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郑桂玉作为绍兴市首批文化特派员,正式“驻扎”吕家埠村,一场美丽乡村与优秀人才的“双向奔赴”就此开启。一年多来,郑桂玉深耕乡村肌理,助力传统文化绽放新光彩。文化走亲、年味集市、艺术展……一场场活动,让吕家埠村的非遗技艺之美、匠心之美、传统之美变得更加鲜活起来。
“本次展出的作品,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立体的文化教科书’,它们以插画、空间设计、现代视觉艺术等多元形式,生动还原了吕家埠烽火岁月的革命担当、代代相传的匠心精神和当代青年的创新思考。”郑桂玉表示。
展览期间,还举办了“非遗薪火 红色文化”传承课程,文化特派员以绘本创作与漫画实践为桥梁,引领青少年深入挖掘“耙棒会”非遗文化中的红色基因,让革命精神与乡土记忆在艺术创作中传承。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授邓德智建议,依托“虞北第一党支部”等红色地标打造沉浸式研学游路线,结合小敲、舞龙等非遗项目开发互动体验课程,构建以“红色教育+非遗体验+乡村休闲”的特色文旅产品体系。
展览前,还开展了“口述历史 非遗技艺”寻访活动。志愿者团队用笔和镜头记录非遗传承人的故事,收集珍贵历史文献与口述历史,进一步挖掘红色根脉,守护非遗瑰宝。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文贵表示,要系统梳理、科学规划吕家埠独特的红色基因与非遗文化资源,将其有效转化为推动乡村文化繁荣与振兴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