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楼丽君 戚罗燕 魏新宇
夏末秋初的上虞,华灯初上,便沸腾如潮。
8月1日晚,“购在中国·浙夜好生活”2025暑期消费嘉年华在上虞盛大启幕,杭州湖滨银泰in77E区、宁波老外滩街区、上虞“曹娥里·十三弄”历史文化街区等20个浙江夜经济坐标案例新鲜发布,“浙BA惠享绍兴·畅玩活力虞城”消费季热力开推。
这场全省瞩目的夜经济盛宴为何选中上虞?当“曹娥里·十三弄”的古巷飘出市集烟火,当“漫游娥江”的游船载满欢笑,当乡镇戏台与城区赛场共奏夜曲——答案,就藏在这片土地从零散灯火到全域璀璨的蝶变里。
从零散活动到体系化供给
时间维度持续造热
今夏,我区以“1+6+1”创新体系为支撑,为夜经济注入澎湃动能。“律动娥江”“活力赛事”“童研夏趣”“多味市集”“全城惠购”“趣玩乡镇”六大主题板块构建起层次丰富的活动矩阵,千万级惠民政策精准落地,全域商旅文体资源无缝串联。从城区商圈到乡镇资源,从“周周有亮点”到“全域齐参与”,一场贯穿整个暑期的全民消费盛宴就此展开。
投资10亿元、历经3年打磨的“曹娥里·十三弄”历史文化街区,正是这场盛宴的耀眼舞台。麻花剧场的笑声未落,江边歌友会的旋律又起,市集的烟火气裹挟着画展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更有互动演出错落点缀。8月1日至3日,3天的狂欢盛宴吸引6万余人次前来深度体验,带动直接消费近300万元。
“这已经是我第三次来这摆摊了,每晚卖出上百杯椰子水,生意红火,椰子开到‘手抽筋’。”来自杭州的摊主王寅杰不禁向记者感叹,他身后已垒起一堆椰子壳。依托“九井十三弄”历史肌理,该历史文化街区巧妙融合孝德文化基因与现代文旅体验,周周有演出、月月有亮点,打造“孝德传承地,江南不夜城”独特文化IP。
抢抓夜经济新风口,上虞的精彩夜生活正解锁N种潮玩新姿势。走进中华孝德园,国内体量最大的仿生机械吉象“壮壮”甩鼻喷出的水汽在夜色中弥漫,泼水节、泡泡派对、卡丁车队巡游等活动让亲子家庭流连忘返。
作为省内首批开启“博物馆奇妙夜”模式的文化地标,上虞博物馆倾力打造“秘色流韵·虞博之夜”夜游品牌。沉浸式互动体验、干货满满的趣味讲座、脑洞大开的文创产品实力“种草”,夜晚的上虞博物馆变身市民和游客文化生活的“潮玩”聚点。
老街在重生中延续文脉。吃瓜大会、没大没小萌萌节、微醺套餐……曹娥江畔的里直街推出盛夏纳凉季,吃喝玩乐购“一网打尽”。从古而来,向新出发,两年来,里直街定位“历史老街里的年轻生活”,通过文化赋能、业态焕新、活动引流,成功打造“文商旅融合”城市新名片,累计举办近200场文化活动,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曹娥江两岸景观带灯光璀璨,如何将分散的“珍珠”串成闪亮的“项链”?“漫游娥江”行浸式游船项目“甲板音乐夜”人气爆棚。作为绍兴市首个城市主航道水上观光游项目,“漫游娥江”依托母亲河曹娥江,串联“曹娥里·十三弄”、中华孝德园、曹娥庙、上虞博物馆、里直街、风情街夜市等核心文旅节点,也连通了沿江文化场馆、五甲渡城市公园等休闲节点,构建起“水陆游线交织、古今文化辉映”夜间文旅新格局。
“从单一活动的点状闪烁,蝶变为全域联动、业态融合、文化深耕的体系化供给,确保了夜间热度在时间维度上的持续延伸。”区文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城区核心到乡镇末梢 空间维度全域织网
上虞的夜间活力,早已突破城区核心的边界,沿着水网、山路、田埂,蔓延至乡镇末梢。
水乡深处焕潮生。8月9日晚,道墟街道新屯南村,“江南威尼斯·越水台”在夜色中骤然苏醒。每周六,“水乡大舞台”实景大戏在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热闹中准时开锣。如今已有300余个融合戏曲、杂技、民乐等节目登上舞台,700余名民间艺人从田间地头走向聚光灯下,千年古越的“胆剑”精神在水波光影间流淌重生。
不远处,“一壶江南”茶咖空间古灯摇曳,2000平方米的亭台楼阁间,品茗、非遗体验、手作与美食交织成趣,已吸引超10万游客驻足。“通过打造水上戏台、古越驿站等八大景点,持续开展‘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研习式’水上演绎文旅场景,串联灵动水岸。”道墟街道党工委书记马百根目光灼灼,“我们要让水乡活力从‘一隅’涌向‘全域’,织就江南越境水上共富观光带。”
岭南乡覆卮山景区曾困于“花期魔咒”,如今叠加多业态联动与夜经济开发,以“白+黑”全时段、“景+村”全域配套、“静+动”全龄体验破局。“孩子追完萤火虫追星辰,我们追完日出追云海,兴奋得不肯下山。”宁波游客陈璐一家在覆卮山那园民宿连住两晚。梯田灯光秀、萤火虫剧场、篝火音乐会等新体验,将更多日间游客转化为“过夜客”,实现从“半日游”到“过夜游”的跨越。
景区还打破“单打独斗”模式,与“曹娥里·十三弄”“漫游娥江”等周边文旅项目深度联动,借力“票根经济”共享客流红利。游客凭“氧气吉象音乐节”门票、“漫游娥江”船票、“曹娥里·十三弄”打卡照片等,可兑换景区限定咖啡,享受联游优惠。
陈溪乡的仙山秀水则与潮流激情碰撞——第三届露营季单日吸引6000人次涌入。夏日舞会、露营派对、篝火晚会,沉浸式唤醒夏日体验,一场以“露营+”为核心的郊野盛宴唱响“月光交响曲”。“将国学课堂搬进山水之间,让人耳目一新!”上海游客谢洁带着孩子完成阳明心学研学打卡后感慨道。
上虞乡镇夜经济的蓬勃,源于对本土文化基因与特色资源的精准解码与差异化激活,“一镇一品”策略将乡镇的自然景观、农产品、在地文化等转化为消费吸引力。谢塘镇将“虞生优梨”的甘甜与“晋生星片场”的光影魔力交融,游客白天化身演员过戏瘾,夜晚则沉浸于“梨好·乡约”音乐派对的声浪中。丰惠镇深挖“千年古县城”底蕴,古街河畔戏曲悠扬与现代快闪交织,青石巷内咖啡香与越剧共舞,演绎“古韵新潮”独特魅力。汤浦镇“共富童装市集”汇聚20家企业、40余个摊位,孩子们自制的童装文创产品吸引超3000人次驻足购买,销售额近16万元,“中国童装名镇”品牌影响力在夜色中悄然提升。
上虞夜经济的全域布局,不仅在于地理空间的延展,更在于城乡要素的高效流动与协同共振。通过“虞乐游”一码通,实现“一码在手,畅享虞城”,打通线上线下消费场景,串联城区商圈与乡镇景点,形成“城区体验+乡镇休闲”全域动线。
从单一业态到跨界共生 内容维度融合创新
发令枪响,奔跑声、加油声骤起。8月7日至9日,“青春之城 潮起上虞”2025全国田径接力锦标赛火热开赛,日均吸引近万名观众。
赛场之外,“舜速开FUN热力接棒”市集与“民间吉尼斯”创评活动同步上演,让上虞“越夜越精彩”。“连续三年在上虞举办全国田径接力锦标赛,创造了很多第一。”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王孺牛说,去年首次将群众赛事引入全国锦标赛,让大众从观看到参与;今年进一步完善,民间运动呈现欣欣向荣之势。
浙江省青少年围棋锦标赛、2025年浙江省青少年足球(男子乙组)锦标赛、“1985”杯舜康188圈耐力赛巅峰之战……体育赛事已成为上虞夜色中最亮的“星”。上虞作为浙江首批赛事集聚区,以年均300余场赛事活动为基座,探索体育与多领域的深度互嵌、相互赋能,让体育成为撬动文旅、商贸增量的强力支点。
“浙BA”篮球赛火爆出圈,我区抢抓“票根经济”,联合各大商圈推出票根福利。消费者可凭“浙BA”票根(含电子票根),前往“曹娥里·十三弄”“漫游娥江”等文旅项目,上虞体育中心小球馆等体育场馆,上百·万和城、大通购物中心、万达广场等商贸综合体及“上虞尚品”门店等,皆可畅享优惠福利。
从“为一场赛奔赴一座城”到“凭一张票根游全城”,体育流量正打通城市消费的“任督二脉”,让“短时集中”的热力转化为全时段、全场景的经济脉动。8月9日,驿亭镇“驿BA·燃今夏”篮球超级联赛拉开帷幕,18支劲旅开启为期11天激战。本届联赛首次引入“文旅消费券”机制,观众凭票可兑换二都杨梅、丁宅水蜜桃等特色农产品及景区门票,实现“观赛+游玩”无缝衔接。
今夏,上虞教体集团分两轮发放总计30万元“夏日体育消费券”,各场馆也推出系列惠民活动和暑期特惠,点燃全民健身热情。今年7月1日开启试运营的上虞体育中心小球馆,备受市民青睐,“离家近,预约快,价格实惠,以后常来!”市民罗斌带儿子体验后赞不绝口。这座1.3万平方米的“运动会客厅”集24张乒乓球台、12个羽毛球场、2个网球场于一体,专业设施与亲民价格并存,成为上虞“一场三馆”战略升级的核心。
研学活动突破课堂限制,延伸至星光之下。“漫游娥江”游船化身移动课堂,融合水利研学与过闸体验;“书香Walk”串联城市书房,将孝德文化、青瓷文化等悄然嵌入城市肌理;“鱼乐城”少儿未来社区则通过职业体验、生存探秘等,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瓷源文化小镇一场场“荧光露营趴”,为亲子家庭编织梦幻星空。
商业维度同样活力迸发。“全城惠购”活动联动万家灯火,实现“商业+”全客层覆盖。万达广场“泡泡趴大作战”、大通商城非遗团扇DIY、上百·万和城“泳池泡沫趴”等引爆亲子消费;酒店餐饮折扣与汽车促销并行;婚嫁行业协会以“甜蜜至上 惠享有YU”为主题,推出博览会、公益相亲,为“甜蜜经济”注入新活力。
上虞夜经济正加速突破单一业态局限,迈向“体育+”“文化+”“商业+”深度跨界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