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画家用76幅画讲述“遇见光”的故事
日期:08-13
本报讯 (记者 沈嘉玲) 8月10日,实小集团实验小学毕业生汪瑜晨的《遇见·光》绘画作品展在上虞图书馆正式拉开帷幕,76幅凝聚奇思妙想的作品集体亮相。
步入展厅,从名画风景的细腻临摹到静物花卉的生动写生,从自然风光的瞬间捕捉到家乡景致的深情勾勒,汪瑜晨的作品如同一条流淌的艺术长河,展现出扎实的绘画功底,更折射出一位小小艺术家对美的执着追寻与无限可能的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她对俄罗斯风景大师希施金名作《森林景观与鹭》的临摹作品。“这幅画作,我从寒假开始画,直到7月份才完成。”汪瑜晨介绍,这幅耗时数月完成的画作,凝结着她无数的心血,为了精准把控透视与光影,她曾多次陷入瓶颈,甚至自我怀疑,但心中对绘画的热爱从未熄灭。难能可贵的是,她并非机械复刻,而是将自身对自然的体悟融入其中,在逆光的树叶处,特意多调了半笔橘红,让经典之作有了属于她的独特温度。
汪瑜晨与绘画的缘分始于幼儿园小班,小学一年级时拜师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院艺术系教授李亦军,从此正式踏上艺术之路。水粉画、油画、丙烯、素描、色彩空混……多种绘画形式她都一一探索,用画笔感恩遇见,用色彩描摹欣喜,用专注表达对艺术的虔诚。每个周六,她都会背起行囊,行走在虞山舜水间。古老朴素的道墟街道、波光粼粼的曹娥江岸、巍峨壮观的百官大厦、生机盎然的千年梯田……家乡的美景在她笔下化作五彩斑斓的丙烯画、烟波浩渺的山水画、错彩镂金的风景画,每一笔都饱含着对故土的热爱。
“绘画于我而言,是一束照进生活的光。”汪瑜晨说,这也是她将画展命名为《遇见·光》的原因,“希望我的画能让大家感受到积极向上的力量,感受到艺术美的力量。”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她首次举办个人画展,四年级时,她就在母校实验小学举办过画展,而此次展览,更是她艺术成长路上的又一里程碑。
回望汪瑜晨的艺术旅程,离不开实小集团实验小学这片美育沃土的滋养与舜玉画室六载的专业耕耘。校内外美育资源的珠联璧合,让她从懵懂的绘画爱好者蜕变为初具专业素养的艺术新苗。而她的成长,也是实小学子在美育滋养下“遇见光、追逐光”的生动缩影。
多年来,实小集团实验小学始终致力于构建丰富多元的美术课程体系,除国家规定的基础美术课程外,还开设“版画板块”“水墨丹青”等特色校本课程,并积极探索跨学科融合,以“家乡上虞”为线索,将美术与语文、数学、科学、音乐等学科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创作中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提升综合素养。同时,学校通过“每月一展”这一特色品牌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艺术才华的舞台。如今,已成功举办36次的“每月一展”,从主题展到个人小画展,打破了专业门槛的束缚,充满对创意的尊重与对成长的鼓励,让艺术气息弥漫校园每个角落。
此次汪瑜晨《遇见·光》绘画作品展,不仅是一位少年对艺术的深情告白,更彰显了上虞美育工作在校园扎根结果的生动实践。“希望在上虞这片充满艺术活力的土壤上,会有更多像汪瑜晨一样的孩子,在光影与色彩的世界里,遇见更好的自己。”实小集团实验小学副校长芦洪娣在画展开幕仪式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