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上虞日报

延续文化根脉 坚定文化自信

日期:08-11
字号:
版面:第01版:一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全媒体记者集体采写

  连日来,电视专题片《文化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在央视综合频道和浙江卫视播出后,在我区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专题片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擘画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的历史过程,彰显了其深邃的文化理念与情怀,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与强大动力,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在传承中创新发展上虞“4+X”地域特色文化,为浙江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贡献更多上虞力量。

  上虞作为浙东古县,文化底蕴深厚,是孝德文化之乡,是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节点,有越窑青瓷的千峰翠色,有梁祝传说的浪漫印记,还有白马湖畔丰子恺、朱自清等一批文人激荡思想。曹娥江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周菁说,身为一名文旅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我们要深入研究上虞的历史沿革、历史文化、历史人物、传统经典名篇等,在保护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让孝德文化、瓷源文化、东山文化、春晖文化等文化基因融入当代,打造上虞文化IP,形成具有地域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虞标识,进一步提升‘青春之城’文化力。”

  “从兰亭墨韵的千年传承到良渚古城申遗的世界回响,这些文化保护的深刻实践,让浙东运河的保护之路愈发清晰,文化根脉在创新实践中蓬勃生长。”东关街道党建办主任韩莹说,当前,东关街道正着力建构运河文化生态共同体,推动“东关·运河里”的桨声与“青春之城”的活力同频共振,实现“女儿红·悦河岸”的封藏古韵跃入Z世代的社交清单。作为年轻干部,更要主动扎根运河沿岸的街巷里弄,以脚步丈量古纤道的历史肌理,于史料挖掘中打捞湮没的运河故事,把青春智慧注入产城人文融合的每一个细节,让浙东运河的千年文脉在年轻一代的守护与创新中,流淌出更具时代活力的新乐章。

  “‘八项工程’二十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身为文化特派员,我们既要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领悟其中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并将其切实融入日常工作,更要扎根基层的广袤沃土,深度挖掘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助力延续历史文脉、守护文化根脉。”省级文化特派员李信表示,他将主动作为,全力打通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优质文化资源触达百姓身边,以实际行动为坚定文化自信添砖加瓦,贡献自身力量。

  何链英是长塘镇何家溇村妇联主席、社工,也是“三花带你看长塘”抖音账号中的其中“一朵花”,还是我区“虞声嘹亮”宣讲团成员。她表示,收看电视专题片《文化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后,她对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使命有了更加深刻的体悟。“作为宣讲员,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深挖本土文化资源,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融,让内容更具吸引力、感染力,让文化真正‘活’在群众身边。”何链英说,她将继续深入基层,结合群众需求,创新宣讲方式,通过绍兴莲花落、越剧、脱口秀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文化力量,让文化之光照亮时代传承之路。

  “收看了专题片,我深刻感悟到,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红色革命传统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上虞籍国家一级作家顾志坤表示。这些年,他踏遍了小越街道新宅村、美人弄的角角落落,愈发感受到弘扬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的重要意义,这也是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我们应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大力弘扬浙江的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延续文化根脉,坚定文化自信。”顾志坤说。他创作的长篇纪实文学《谍影幽兰》作为《美人弄1号》的姊妹篇,即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出版,通过传承红色根脉,讲好红色故事。

  文脉泱泱,江水汤汤。面向未来,上虞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持续深化“八项工程”实践,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创新推进“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民生”,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区,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展现上虞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