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先创优,筑牢“青春之城”产业根基
日期:08-07
本报讯 (记者 朱克斐) “新材料中试平台自运行以来,已完成200多个中试项目对接,签约转化项目17个,推动单位项目中试成本从平均1500万元降至700万元,并出台中试项目全周期管理办法,助力破解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难题。”近日,杭州湾综管办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亮出了新材料中试平台建设助力科技成果转化的亮眼“成绩单”。
今年以来,杭州湾综管办锚定“四季比拼、五榜赛马”目标,以争先创优的干劲、抢抓落实的拼劲,全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为“青春之城”为产业实力壮大注入强劲动能。数据显示,上半年该区域完成制造业投资49.70亿元,同比增长15.47%;实现工业产值753.83亿元,同比增长14.7%;月度升规上限企业达8家,多项核心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期中答卷”。
围绕项目建设核心,杭州湾上虞经开区上下联动、多方协同,精准对接超长期国债、政策性金融工具等政策窗口,实现项目申报与资金争取“双丰收”。在区相关部门支持下,永农生物等4个项目成功增补为省“千项万亿”工程项目;国邦药业、惟精新材等9家企业斩获“两新”项目超长期国债资金1.4亿元;巍华新材等3家企业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资金1.15亿元;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化工综合救援队应急救援装备更新项目亦获得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198万元,政策红利持续转化为发展实效。
以“十有两禁”巩固提升为抓手,杭州湾上虞经开区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升级化工园区智慧管理系统、加快封闭化方案设计、启动化工产业3.0版建设,其规划环评顺利通过生态环境部审批。通过系列举措,新增可开发产业用地4平方公里,化工集聚区扩园通过省级联合评审,新增产业发展空间681公顷。同时,高效完成土地腾退、项目能评环评对接,“五个一批”重点技改项目投资完成率达109.83%,为项目落地与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聚焦“产业智链、园区智治”,杭州湾上虞经开区改革创新亮点频出:国家级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稳步推进,成功通过第一批全国“智慧化工园区”评审,正积极申报全国“十四五”规划最具竞争力化工园区。在成果转化领域,国科中试基地入选首批工信部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初步名单,首个中试产业化项目开工,实现“实验室—中试—产业化”全链条贯通,相关经验获省长批示肯定。此外,先进材料产业链党建破解企业难题94个,澜海社区全龄友好试点加速推进,产城融合迈向纵深。
下一步,杭州湾综管办将紧扣“国家级开发区考核争先进位、全国化工园区30强保持前十”目标,持续攻坚三季度、冲刺全年红,为打造高质量湾区大平台、建设“青春之城”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