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戚罗燕 通讯员 陆思伊
烈日炙烤下的上虞大地热浪翻腾。在这个夏天,上虞天然气公司的“蓝色卫士”们始终坚守在供气一线。场站运行工、巡线员、入户安检员、点火维修工……从日出到日落,从场站到灶台,这些普通劳动者用汗水诠释责任,以行动践行“心系万家 气通万户”的承诺。
场站运行工:
烈日下的“续航”守护
上午9点,虞北站储罐在烈日下反射着刺眼光晕。站长王伟穿着密实的防静电服,拎着工具箱,按地面指向标前行,对工艺区设备逐一巡检维保。“设备像人一样会‘中暑’。”他匆匆抹去额头的汗珠,又弯腰仔细检查法兰密封性。一轮巡检结束,工作服早已湿透。
“咱们这行没有‘暂停键’。”王伟望着被晒得发烫的黄色燃气管道——这已是他在这里守护的第19个夏天。高温下,设备维保和检定测试容不得半点拖延。像王伟这样的场站运行工们,正仔细巡查设备、紧盯屏幕参数,在热浪炙烤中维持着强大的“续航”能力,让清洁能源顺着地下管网,汩汩流向城市的千家万户。
巡线员:
征途上的“安全防线”
一辆巡线车、一个工具包,是巡线员张高炯的“标配”。包里装着检漏仪、井盖钩、记录本和一大瓶水。“一天行程约90公里,基本都在户外。”张高炯晒得黝黑,对第三方施工路段格外警惕,“心里这根‘弦’立刻绷紧,必须仔细检查管道有无损坏,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每到一个燃气阀门井,他都要停下。用撬棍费力搬开二三十斤重的井盖,弯腰贴近滚烫地面,将检测仪探头伸入井内。确认数据正常,才放心前往下一个点。汗水早已浸透衣衫,脸庞晒得又黑又红。“从清爽到湿透,汗就没停过。一天能喝3500毫升水,就当排毒了。”他笑道。
点火维修员:
灶台边的“蓝焰卫士”
临近中午,点火维修工袁铮接到工单,立刻驱车赶往用户家。厨房闷热异常,他蹲下身,将大半个身体探进仅80多公分高的橱柜内作业。检测漏气、查找故障、动手修理……汗珠顺着脸颊不断滴落,手中的工具却飞快而精准。
“好了,试试看。”他起身,拧开燃气灶。“啪”的一声,蓝色火苗跃然而出。“有火了!”用户连声道谢。“应该的。”袁铮笑着告别,回到晒得如蒸笼般的车里。“干这行十几年,冬寒夏暑是常事。但每次看到用户的笑脸,听到‘谢谢师傅’,就觉得值。”
入户安检员:
楼宇间的“安全侦探”
“您好,上虞天然气,预约安检。”入户安检组长杜章樑按响门铃,出示证件,套好鞋套,走进厨房。这套动作,他每天重复几十遍。手持探测器,他像侦探般仔细检查管道:有无漏气、锈蚀?是否稳固?有无挂物或暗埋?“安检不是走过场,任何细节都不能放过。”
为配合用户时间,他常错过饭点,提着沉重工具包穿梭于小区。有时是热情问候,有时也吃闭门羹。面对拒检用户,他曾顶着烈日三度登门,最终以诚意赢得理解和配合。“晒黑不怕,就怕安全隐患‘藏’着。”他幽默地说。
“持续的高温是对城市能源保供能力和我们员工意志品质的双重考验。” 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保障能源“血脉”安全畅通,关系着城市运行的生命线和老百姓的基本生活。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正是上虞天然气人“心系万家 气通万户”的初心所在。“我们将继续强化各项安全保供措施,全力确保迎峰度夏期间供气安全稳定,让政府的嘱托和市民的期盼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