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朱克斐) 8月4日上午7点,农创客郑锦飞早早地来到位于丁宅乡的农创智谷荔枝种植棚,开启自动喷淋系统,棚内瞬间水雾弥漫。她一边给荔枝树浇水,一边检查生长情况。荔枝树上一颗颗火红的果实零星点缀在绿叶中格外醒目,荔枝的成功引种成为了上虞四季仙果土特产全产业链蓝图上的大胆探索。
传统农业气候论在上虞的智能大棚里被彻底颠覆。走进农创智谷的智能大棚,荔枝树在精密环境控制系统呵护下茁壮生长。“无核荔枝”“仙进奉”“岭丰糯”等优质荔枝品种长势喜人,果子也已接近成熟期。“这是今年3月份引进种植的晚熟品种荔枝,一共有130株,在省农科院专家团队全程护航下,原计划三年挂果的荔枝当年便挂了果,预计8月上旬即可抢‘鲜’上市。”农创客郑锦飞难掩心中喜悦。
这场甜蜜突围的背后,是我区打造“土特产富”全产业链的战略落子。近年来,我区深入实施农业“双强”行动,依托农创智谷省级现代化农创园平台,与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深度合作。荔枝的引种成功,不仅丰富了上虞土特产矩阵,更以亩产收益超2万元的经济效益,为“四季仙果”品牌注入全新动能。“当岭南荔枝退市时,我们的上虞荔枝正甜。”绍兴市上虞区农场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冬告诉记者,我区引进应用浙南栽培技术,创新应用“双膜保温”设施大棚技术,成功构建了“品种+设施+技术”三位一体的浙北荔枝种植新模式。通过精准控制成熟期,上虞荔枝巧妙错开广东产地高峰期,以“时间差”构筑市场竞争“护城河”。
支撑产业奇迹的是农创智谷日益完善的创新生态。作为省级十大现代化农创园和绍兴市A级乡村人才创业园,这里已吸引14支农创团队入驻,2024年招引项目总产值突破400万元。园区配备的玻璃温室、连栋钢架大棚、气调冷库等一系列先进基础设施及完善的“农业物联网”体系,将为品种驯化提供强大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