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法制课为“小候鸟”播撒法律种子
日期:08-04
本报讯 (记者 孙海燕) 7月31日,由区看守所与上浦镇志愿者联合会联合主办的“守望童心 与法同行”小候鸟暑期公益班正式启幕。20余名“小候鸟”在志愿者与民警的温情陪同下,踏入看守所这所特殊的“学校”。当高墙电网与铁窗锁链映入眼帘时,一堂直抵心灵深处的法制教育课,悄然拉开了序幕。
刚踏入森严的监区,平日里活泼喧闹的孩子们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不约而同地陷入静默。目光所及之处,冰冷的铁窗泛着冷光,厚重的大门透着威严,无处不在的监控探头与天际那道刺眼的电网,共同构筑起一道无形的震撼。一名孩子悄悄攥紧了志愿者的衣角,稚嫩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怯意:“犯错误的大人,平时也会在这里面吗?”看守所警官顺势结合眼前的实景,将抽象的法律条文化作具象的生活警示,深入浅出地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核心内容,细致剖析盗窃、欺凌等青少年常见违法行为的性质与沉重后果。每一句话都像带着分量的鼓槌,沉沉敲在孩子们的心上。
活动中最令人动容的环节,莫过于两位因不同缘由身陷囹圄的服刑人员现身说法。其中一位因一时情绪失控致人受伤的年轻父亲,隔着玻璃,声音里满是悔恨:“孩子们,叔叔在这里的每一天,都在为当初的冲动后悔。自由太珍贵了,能陪着家人更是奢侈。你们一定要记住,冲动是魔鬼,任何时候都要学会冷静,守好规矩,别让家里人像我的孩子那样,哭着盼爸爸回家。”孩子们仰着小脸,或困惑或惊惧,还有一种在无声中悄然滋生的深刻了悟。“做错事,真的就哪儿也去不了了,太可怕了。”10岁的小轩感慨道。活动尾声,孩子们将亲手绘制的“新生卡”送给服刑人员。稚嫩笔触下,“好好改造”“等你回家”的字眼,虽简单朴素,却饱含期待。这场特殊的法制课堂,让“小候鸟”们在泪水与震撼中,真切窥见了法律的边界与重量。比起远方的叮咛,高墙内的履痕与铁窗下的注视,更能让人看清歧途的代价。“这样的活动不仅能让孩子们直面法律的警示,也让高墙内的服刑人员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暖流,体会到救赎的可能,这是一场双向的‘救心’旅程。”区看守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