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汉锋) 受台风“竹节草”影响,曹娥江水位漫过沿岸游步道,随着洪峰过境,两岸滩地淤泥堆积,不仅严重影响市民出行,还存在安全隐患。7月31日下午,区水利局在“一江两岸”、上浦闸等多地开展清理恢复工作,打响了一场水退人进的“清淤保卫战”,还市民一个干净、安全的悠闲场所。
下午一点,百官街道信义广场,随着曹娥江水位逐步下降,露出了被覆没的亲水平台和岸边游步道,此刻正是清淤的最佳时机。记者在现场见到,数名工作人员分工合作,通过冲洗平台、清扫淤泥、梳理绿化等,助力岸边风貌迅速恢复。
当天,区水利局共组织80余名工作人员在曹娥江(湿地公园至五甲渡城市公园段)两岸开展清淤工作,预计清淤面积达1.3万平方米。“淤泥最深的地区有15厘米厚,清理难度不小。”在曹娥江城市阳台区域,数名工作人员花费2个小时完成了近半的清理任务,据现场负责人介绍,预计至8月1日上午可全部清理完成,届时该区域便能恢复通行。
此外,在曹娥江上浦闸口,另有多位工作人员长期值守,即时清理堵塞闸道口的树枝、杂草、垃圾等杂物,保障曹娥江行洪速度和安全。
一下午时间,众多工作人员发扬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助力曹娥江“一江两岸”恢复秀丽景色。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提醒广大市民,洪水并未完全退去,尚有区域未完成清淤工作,近期在曹娥江“一江两岸”散步游玩的市民要多加小心,看到堤岸处有淤泥时绕道行走,避免滑倒发生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