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野藤葡萄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日期:07-31
本报讯 (记者 冯楠 通讯员 胡丹)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公告,批准上虞野藤葡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正式实施保护。
作为上虞野藤葡萄核心产区,盖北镇的葡萄栽培历史可追溯至700余年前。南宋《嘉泰会稽志》中便有记载:“会稽有浆水、玛瑙,虞邑有紫葡萄、水晶二种。”因葡萄生长于山野之间,藤蔓匍匐爬行,故而得名“野藤葡萄”。1947年,夏盖山村村民陈三元从上海万国苗圃博览会上首次引进原产于日本的“甲洲三尺”欧亚种葡萄并试种成功,为当地葡萄品种改良埋下伏笔。2005年,盖北镇整合当地葡萄资源,正式推出“野藤葡萄”品牌,开启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之路。2021年,其经农业农村部批准实施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24年入选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形成了覆盖标准化种植、跨省技术输出的产业体系。
野藤葡萄具有甜且鲜的特质,这与盖北镇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密不可分。该镇北面临海,受海陆互换风向影响,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同时,这里的土地由潮汐冲积而成,沙质土壤通透性良好,无机矿物质含量丰富。凭借气候水土优势,盖北镇一直以来享有“江南吐鲁番”“中国葡萄之乡”的美誉。
如今,盖北镇葡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总种植面积超1.2万亩,其中设施栽培面积6000余亩,常年产葡萄2.65万吨,现有夏黑、巨玫瑰、甬优一号、阳光玫瑰等68个品种。近年来,当地种植户在农业专家指导下,积极运用优化修剪、整穗、铺设反光膜、完善微滴灌设施、控制土壤干湿度、增施农家腐熟有机肥等系列集成技术,为葡萄品质保驾护航。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提升‘上虞野藤葡萄’地理标志保护水平,充分发挥地理标志商标品牌的经济效益,立足本镇资源优势,推动葡萄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盖北镇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