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孙昭 通讯员 林柯伽
“非遗竹编手作活动开始报名啦?我家报一个!”7月25日,一篇暑期活动推文在“秀色梁湖”微信公众号发布,短短几分钟,活动微信群便涌入许多学生家长,微信群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家长们对这场非遗文化活动的期待,而这仅仅是梁湖街道暑期文化惠民活动的一个缩影。
今年暑期,梁湖街道以街道文化站、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社区阵地为依托,精准锚定青少年成长需求,将传统文脉传承、红色基因培育与素质教育提升巧妙融合,打造出一系列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的暑期活动,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便能触摸文化根脉、汲取成长养分。
“原来陈皮放得越久越值钱,菊花还能清热解毒,这些老祖宗的智慧真是藏在生活里的学问!”在“相框里的中药”主题活动现场,9岁的冯驿凯手捧着刚认识的药材兴奋地说。活动中,街道工作人员将课堂变身“小小中药房”,把生活常识和中草药知识结合起来,用生活实践解读中草药的妙用。孩子们化身“小中医”,在配对游戏中轻松掌握药材的功效。香氛画制作环节中,孩子们用艾草、玫瑰等天然药材作为创作原料,用巧手拼贴出“福”字、葫芦、蝴蝶等寓意美好的作品,家长们纷纷感叹:“把中草药变成艺术品,既好看又好闻,孩子还能在玩中学知识,这样的活动太贴心了!”
这种文化惠民的巧思,同样体现在教育资源的精准配送上。天香华庭社区“家门口青少年宫”的暑期课程,精准解决了家长“接送难、选课愁”的痛点。今年暑期,梁湖街道联合上虞区青少年宫开设了“小小木匠班”“幼儿绘画班”“羽毛球班”等课程,涵盖艺术、体育、科技多个领域,满足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需求。“以前暑假要送孩子去城北上课,顶着大太阳太折腾,现在家门口有了绘画班,她天天盼着去画画,做作业都变得积极主动了!”一位家长感慨道。
文化惠民不仅体现在活动上,更在于日常服务的提质升级。暑期以来,梁湖街道天香书房持续升级服务能级,实时维护智能借阅系统、AI图书检索终端和自助借还设备,保障图书借阅流程顺畅便利。同时,安排专人轮岗值守,做好书籍维护、整理等工作,确保每一本藏书都保持最佳借阅状态。数据显示,7月到馆阅读人数近2000人次,增幅达60%。
深耕文化沃土,更需专业力量加持。街道社工站牵头成立“快乐暑假 共同成长”暑期儿童成长小组,在天香书房多媒体室开展为期5天的暑期研学活动,援藏教师的高原故事、心理教师的成长指引、退休教师的文化讲堂……多维度的精神滋养让孩子们在多元对话中拓宽视野、丰盈心灵。
从中医药文化的活态传承到非遗技艺的创新实践,从素质教育的多元供给到红色基因的浸润培育,梁湖街道以群众需求为圆心,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未来,街道将继续探索“文化+”多元模式,以文化站、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支点,撬动群众精神生活的“大幸福”,在基层沃土上绘就更加绚烂的文化民生图景。